一種精鑄鋼管拋丸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拋丸器,具體涉及一種精鑄鋼管拋丸器。
【背景技術】
[0002]拋丸器中的雙圓盤鉚接成一體,構成葉輪體。葉輪體上裝有八片葉片,葉輪體與位于拋丸輪中心的分丸輪一起裝在由電動機驅動的主軸上。罩內(nèi)襯有護板,罩殼上裝有定向套及進丸管。工作時,彈丸由進丸管流入拋丸器。跟葉片作同步旋轉的分丸輪使彈丸得到初速度。彈丸經(jīng)定向套的窗口飛出,拋到定向套外面的高速旋轉的葉片上,被葉片進一步加速后,拋射到被清理工件的表面上。因為分丸輪和葉片作同步旋轉保證了彈丸向葉片的無振動傳遞,從而減小了對葉片的磨損?,F(xiàn)有的拋丸器不方便對精鑄鋼管進行拋丸進行處理。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可以將待處理的精鑄鋼管套裝在套環(huán)之間,通過連接絲可以實現(xiàn)牢固連接,移動板可以通過滑塊沿著水平導向桿實現(xiàn)水平移動,方便對精鑄鋼管進行水平移動調(diào)節(jié),從而方便通過拋丸器主體對精鑄鋼管進行拋丸處理,大大提高了精鑄鋼管的處理效率的精鑄鋼管拋丸器。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精鑄鋼管拋丸器,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設有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均為萬向輪,第一移動輪與第二移動輪的形狀大小相同,底座上設有拋丸器主體,底座上設有水平導向桿,水平導向桿設置在拋丸器主體的前方;水平導向桿的一端設有第一支撐桿,第一支撐桿呈豎直布置,第一支撐桿設置在底座上,水平導向桿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支撐桿,第二支撐桿呈豎直布置,第二支撐桿設置在底座上;水平導向桿上設有移動板,移動板的底部設有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套裝在水平導向桿的外周面上;第一滑塊與水平導向桿之間設有塑料管,第二滑塊與水平導向桿之間設有塑料管,移動板上設有豎直導向桿,豎直導向桿呈豎直布置,豎直導向桿設有第一連接絲,第一連接絲呈水平布置,第一連接絲設有若干第一套環(huán),豎直導向桿設有第二連接絲,第二連接絲呈水平布置,第二連接絲設有若干第二套環(huán),第二套環(huán)與第一套環(huán)對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豎直導向桿套裝有第一滑管,第一滑管與第一連接絲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豎直導向桿套裝有第二滑管,第二滑管與第二連接絲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豎直導向桿的端部設有限位條。
[0009]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條為條形形狀。
[0010]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可以將待處理的精鑄鋼管套裝在第一套環(huán)與第二套環(huán)之間,通過第一連接絲與第二連接絲可以實現(xiàn)牢固連接,移動板可以通過第一滑塊與第二滑塊沿著水平導向桿實現(xiàn)水平移動,從而方便對第一連接絲與第二連接絲進行水平移動控制,方便對精鑄鋼管進行水平移動調(diào)節(jié),從而方便通過拋丸器主體對精鑄鋼管進行拋丸處理,大大提高了精鑄鋼管的處理效率。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標記說明:
[0013]底座11、第一移動輪12、第二移動輪13、拋丸器主體14、水平導向桿15、第一支撐桿16、第二支撐桿17、移動板18、第一滑塊19、第二滑塊20、豎直導向桿21、第一連接絲22、第一套環(huán)23、第一滑管24、第二連接絲25、第二套環(huán)26、第二滑管27、限位條28。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精鑄鋼管拋丸器,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底部設有第一移動輪12與第二移動輪13,第一移動輪12與第二移動輪13均為萬向輪,第一移動輪12與第二移動輪13的形狀大小相同,底座11上設有拋丸器主體14,底座11上設有水平導向桿15,水平導向桿15設置在拋丸器主體14的前方;水平導向桿15的一端設有第一支撐桿16,第一支撐桿16呈豎直布置,第一支撐桿16設置在底座11上,水平導向桿15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支撐桿17,第二支撐桿17呈豎直布置,第二支撐桿17設置在底座11上;水平導向桿15上設有移動板18,移動板18的底部設有第一滑塊19與第二滑塊20,第一滑塊19與第二滑塊20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滑塊19與第二滑塊20套裝在水平導向桿15的外周面上;第一滑塊19與水平導向桿15之間設有塑料管,第二滑塊20與水平導向桿15之間設有塑料管,移動板18上設有豎直導向桿21,豎直導向桿21呈豎直布置,豎直導向桿21設有第一連接絲22,第一連接絲22呈水平布置,第一連接絲22設有若干第一套環(huán)23,豎直導向桿21設有第二連接絲25,第二連接絲25呈水平布置,第二連接絲25設有若干第二套環(huán)26,第二套環(huán)26與第一套環(huán)23對接;豎直導向桿21套裝有第一滑管24,第一滑管24與第一連接絲22連接,豎直導向桿21套裝有第二滑管27,第二滑管27與第二連接絲25連接,豎直導向桿21的端部設有限位條28,限位條28為條形形狀。
[0016]本實用新型精鑄鋼管拋丸器,可以將待處理的精鑄鋼管套裝在第一套環(huán)23與第二套環(huán)26之間,通過第一連接絲22與第二連接絲25可以實現(xiàn)牢固連接,移動板18可以通過第一滑塊19與第二滑塊20沿著水平導向桿15實現(xiàn)水平移動,從而方便對第一連接絲22與第二連接絲25進行水平移動控制,方便對精鑄鋼管進行水平移動調(diào)節(jié),從而方便通過拋丸器主體14對精鑄鋼管進行拋丸處理,大大提高了精鑄鋼管的處理效率。
[0017]其中,豎直導向桿21套裝有第一滑管24,第一滑管24與第一連接絲22連接,豎直導向桿21套裝有第二滑管27,第二滑管27與第二連接絲25連接,所以通過第一滑管24與第二滑管27可以分別使第一連接絲22與第二連接絲25實現(xiàn)豎直調(diào)節(jié),方便對精鑄鋼管進行套接。
[0018]其中,豎直導向桿21的端部設有限位條28,限位條28為條形形狀,所以還具有限位功能,能防止滑管錯位。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精鑄鋼管拋丸器,包括底座(11),其特征在于:底座(11)的底部設有第一移動輪(12)與第二移動輪(13),第一移動輪(12)與第二移動輪(13)均為萬向輪,第一移動輪(12)與第二移動輪(13)的形狀大小相同,底座(11)上設有拋丸器主體(14),底座(11)上設有水平導向桿(15),水平導向桿(15)設置在拋丸器主體(14)的前方;水平導向桿(15)的一端設有第一支撐桿(16 ),第一支撐桿(16 )呈豎直布置,第一支撐桿(16 )設置在底座(11)上,水平導向桿(15)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支撐桿(17),第二支撐桿(17)呈豎直布置,第二支撐桿(17)設置在底座(11)上;水平導向桿(15)上設有移動板(18),移動板(18)的底部設有第一滑塊(19)與第二滑塊(20),第一滑塊(19)與第二滑塊(20)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滑塊(19)與第二滑塊(20)套裝在水平導向桿(15)的外周面上;第一滑塊(19)與水平導向桿(15)之間設有塑料管,第二滑塊(20)與水平導向桿(15)之間設有塑料管,移動板(18)上設有豎直導向桿(21),豎直導向桿(21)呈豎直布置,豎直導向桿(21)設有第一連接絲(22),第一連接絲(22)呈水平布置,第一連接絲(22)設有若干第一套環(huán)(23),豎直導向桿(21)設有第二連接絲(25),第二連接絲(25)呈水平布置,第二連接絲(25)設有若干第二套環(huán)(26),第二套環(huán)(26)與第一套環(huán)(23)對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鑄鋼管拋丸器,其特征在于:豎直導向桿(21)套裝有第一滑管(24),第一滑管(24)與第一連接絲(22)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鑄鋼管拋丸器,其特征在于:豎直導向桿(21)套裝有第二滑管(27),第二滑管(27)與第二連接絲(25)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精鑄鋼管拋丸器,其特征在于:豎直導向桿(21)的端部設有限位條(28)。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精鑄鋼管拋丸器,其特征在于:限位條(28)為條形形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精鑄鋼管拋丸器,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拋丸器主體,底座上設有水平導向桿,水平導向桿設置在拋丸器主體的前方;水平導向桿上設有移動板,移動板的底部設有滑塊,滑塊套裝在水平導向桿的外周面上;移動板上設有豎直導向桿,豎直導向桿設有連接絲,連接絲設有若干套環(huán)。本實用新型可以將待處理的精鑄鋼管套裝在套環(huán)之間,通過連接絲可以實現(xiàn)牢固連接,移動板可以通過滑塊沿著水平導向桿實現(xiàn)水平移動,方便對精鑄鋼管進行水平移動調(diào)節(jié),從而方便通過拋丸器主體對精鑄鋼管進行拋丸處理,大大提高了精鑄鋼管的處理效率。
【IPC分類】B24C3/14, B24C9/00
【公開號】CN204976379
【申請?zhí)枴緾N201520556799
【發(fā)明人】陸國友
【申請人】大豐市龍發(fā)鑄造除銹設備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