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混料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混料機。
背景技術:
混料機,是一將多種原料進行攪拌混合,使之成為一種混合物或適宜稠度的機器。市面上大多數(shù)混料機是由一個水平旋轉的容器和旋轉的立式攪拌葉片等組成,成型料攪拌時,容器向左轉,葉片向右轉,由于逆流的作用,成型料各顆粒間運動方向交叉,使得物料互相接觸的機會增多,從而完成混料。
目前,現(xiàn)有的混料機存在的缺陷是:立式的攪拌葉片在攪拌水平旋轉的容器時,會存在攪拌死角,同時水平旋轉的容器不僅占地面積大,而且在轉動時難以有效將容器內(nèi)的物料帶動轉動,大大影響混料效率和質(zhì)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高效混料機。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混料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座和混料罐,所述混料罐外套設有與混料罐外壁相適配的支撐殼,所述支撐殼外壁下段周向方向上設有兩對稱的轉軸,所述轉軸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殼和支撐座轉動連接,所述支撐殼外壁上段設有兩對稱的擺動裝置,所述擺動裝置包括豎直設置在支撐殼外壁上的導桿,所述導桿上端固定在支撐殼外壁上,下端套設在轉軸外,且導桿上設有可沿導桿滑動的滑塊,所述滑塊上轉動連接有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一端與滑塊轉動連接,另一端與對稱設置在支撐座上的轉桿固定連接,所述轉桿可轉動的設置在支撐座上,且轉桿由設置在支撐座上的第一電機驅(qū)動。
進一步的,所述混料罐頂部設有封蓋,底部中心設有出料口,所述封蓋上設有進料口,封蓋頂部中心設有第二電機,底部設有由第二電機驅(qū)動的攪拌軸。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軸上段由上至下設有至少三個推進式攪拌槳,底部設有錨式攪拌槳。
進一步的,所述推進式攪拌槳為雙葉推進式攪拌槳。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殼內(nèi)設有保護層。
進一步的,所述支撐座上還設有兩對稱的安全擋板,所述安全擋板內(nèi)側設有緩沖層。
進一步的,所述保護層與緩沖層均為橡膠材質(zhì)。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立式攪拌與擺動裝置相結合的方式,在依靠豎直設置的攪拌軸上的攪拌槳對混料罐內(nèi)的物料進行攪拌的同時,擺動裝置帶動混料罐的上段往復擺動,從而使得混料罐內(nèi)的物料可以隨混料罐晃動,有效提高混料效率與質(zhì)量;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通過采用不同長度的傳動桿,來調(diào)節(jié)混料罐的晃動幅度,進而調(diào)節(jié)混料效率;采用兩對稱的安全擋板,可有效限制混料罐的最大擺動幅度,保證使用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高效混料機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附圖標記列表:
1-支撐座,2-混料罐,3-支撐殼,4-轉軸,5-擺動裝置,51-導桿,52-滑塊,53-傳動桿,54-轉桿,55-第一電機,6-封蓋,7-出料口,8-進料口,9-第二電機,10-攪拌軸,11-推進式攪拌槳,12-錨式攪拌槳,13-保護層,14-安全擋板,15-緩沖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fā)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所示,一種高效混料機,包括支撐座1和混料罐2,混料罐2外套設有與混料罐2外壁相適配的支撐殼3,支撐殼3外壁下段周向方向上設有兩對稱的轉軸4,轉軸4的兩端分別與支撐殼3和支撐座1轉動連接,支撐殼3外壁上段設有兩對稱的擺動裝置5,擺動裝置5包括豎直設置在支撐殼3外壁上的導桿51,導桿51上端固定在支撐殼3外壁上,下端套設在轉軸4外,且導桿51上設有可沿導桿51滑動的滑塊52,滑塊52上轉動連接有傳動桿53,傳動桿53的一端與滑塊52轉動連接,另一端與對稱設置在支撐座1上的轉桿54固定連接,轉桿54可轉動的設置在支撐座1上,且轉桿54由設置在支撐座1上的第一電機55驅(qū)動。
其中,混料罐2頂部設有封蓋6,底部中心設有出料口7,封蓋6上設有進料口8,封蓋6頂部中心設有第二電機9,底部設有由第二電機9驅(qū)動的攪拌軸10。
工作時,豎直設置的攪拌軸10由第二電機9驅(qū)動轉動,攪拌軸10上段的推進式攪拌槳11對物料進行攪拌,底部的錨式攪拌槳12在攪拌的同時,攪刮混料罐2底部的物料,使得攪拌的過程無死角,與此同時,擺動裝置5的第二電機9帶動轉動桿53轉動,轉動桿53帶動滑塊52做圓周運動,由于導桿51的下端是套設在轉軸4上,所以滑塊52帶動導桿51以轉軸4為圓心,導桿51的上段往復擺動,從而帶動支承殼3上段擺動,進而使得混料罐2往復擺動,讓混料罐2內(nèi)的物料可以隨混料罐2一通晃動,有效提高混料效率與質(zhì)量。
在本發(fā)明中,攪拌軸10上段由上至下設有至少三個推進式攪拌槳11,底部設有錨式攪拌槳12,在本實施例中,推進式攪拌槳11有六個,且推進式攪拌槳11為雙葉推進式攪拌槳。
在本發(fā)明中,支撐殼3內(nèi)設有保護層13,可有效保護混料罐2的罐體。
在本發(fā)明中,支撐座1上還設有兩對稱的安全擋板14,安全擋板14內(nèi)側設有緩沖層15,可有效限制混料罐2的最大擺動幅度,保證使用安全。
在本發(fā)明中,保護層13與緩沖層15均為橡膠材質(zhì),但本領域技術人員也可采用其他材質(zhì)。
本發(fā)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