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和蓄電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和蓄電裝置。本發(fā)明的外包裝體的結(jié)構(gòu)是,具有:金屬層(2)和層疊在該金屬層(2)的一個面的熱塑性樹脂層(4),在金屬層(2)的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熱塑性樹脂層覆蓋的導電部(56),作為上述金屬層(2),使用(A)至少在單面實施了鍍敷處理的金屬箔、(B)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C)至少在單面層疊有導電性金屬氧化物的金屬箔、或者(D)至少在單面層疊有含有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金屬箔。
【專利說明】
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和蓄電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作為移動設備用蓄電池、車載用蓄電池、再生能量回收用蓄電池、電容器(電容)等所使用的蓄電裝置和用于這樣的蓄電裝置的外包裝體。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伴隨著智能手機、平板終端等便攜式設備的薄型化、輕量化,作為搭載于這些便攜式設備的鋰離子二次電池、鋰聚合物二次電池的外包裝材料,使用在金屬箔的雙面上粘貼有樹脂膜而成的層疊型外包裝材料來代替以往的金屬罐。同樣也研究有將使用了層疊型外包裝材料的電容器、電容等作為備用電源安裝于IC卡、電子設備的技術。
[0003]作為在將樹脂膜粘貼在金屬箔的雙面上而成的層疊型外包裝材料內(nèi)收納有電池主體部的電池,公知有如下電池,該電池例如是在由柔性膜構(gòu)成的密閉的外包裝材料內(nèi)收納有層疊在一起的正極、分隔片、負極以及由電解質(zhì)構(gòu)成的電池構(gòu)成物質(zhì)的卡片式電池,上述外包裝材料使用將熱塑性樹脂、金屬箔以及熱塑性樹脂依次層疊而構(gòu)成的層疊膜(參照專利文獻I)。
[0004]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05-56854號公報
[0005]但是,在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電池中,因為需要設置從電極導出的極耳線(引線),所以存在增加相應的零件個數(shù)的問題。此外,因為需要使該極耳線固定在層疊型外包裝材料的周緣的熱封部分,所以也存在增加相應的制造工時而多花費工夫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6]本發(fā)明鑒于相關技術背景而做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蓄電裝置和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該蓄電裝置和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不需要極耳就能夠通電,并且同時使成為問題點的構(gòu)成外包裝體的金屬層上的暴露部分的耐腐蝕性(抗電解質(zhì)性能等)提高。
[0007]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0008][ I ] 一種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其特征在于,具有:
[0009]金屬層和層疊于該金屬層的一個面的熱塑性樹脂層,
[0010]在所述金屬層的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所述熱塑性樹脂層覆蓋的導電部,
[0011]作為所述金屬層,能夠使用(A)至少在單面實施了鍍敷處理的金屬箔、(B)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C)至少在單面層疊有導電性金屬氧化物的金屬箔、或者(D)至少在單面層疊有包含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金屬箔。
[0012][2]—種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3]金屬層和層疊于該金屬層的一個面的熱塑性樹脂層,
[0014]在所述金屬層的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所述熱塑性樹脂層覆蓋的導電部,
[0015]作為所述金屬層,能夠使用(A)至少在靠所述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的面上實施了鍍敷處理的金屬箔、(B)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至少在靠所述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的面上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的金屬箔、(C)至少在靠所述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的面上層疊有導電性金屬氧化物的金屬箔、或者(D)至少在靠所述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的面上層疊有包含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金屬箔。
[0016][3]根據(jù)上述第一或者第二技術方案所述的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在所述金屬層的另一個面上層疊絕緣樹脂膜,并且在所述金屬層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未被所述絕緣樹脂膜覆蓋的端子部。
[0017][4] 一種蓄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8]兩片上述第I?3技術方案的任一項所述的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
[0019]裝置主體部,
[0020]在以使彼此的熱塑性樹脂層相面對的方式配置的兩片所述外包裝體之間的空間中收納所述裝置主體部,所述裝置主體部的電極和所述外包裝體的導電部連接,并且將兩片所述外包裝體的周緣部的熱塑性樹脂層相互接合起來進行封裝。
[0021][5]—種蓄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022]正極部,其包含第一金屬層和層疊于該第一金屬層的一個面的局部區(qū)域的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
[0023]負極部,其包含第二金屬層和層疊于該第二金屬層的一個面的局部區(qū)域的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
[0024]分隔片,其配置在所述正極部和所述負極部之間,
[0025]在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所述分隔片之間配置有所述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在所述第二金屬層和所述分隔片之間配置有所述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
[0026]作為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所述第二金屬層,使用(A)至少在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實施鍍敷處理的金屬箔、(B)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至少在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的金屬箔、(C)至少在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層疊有導電性金屬氧化物的金屬箔、或者(D)至少在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層疊有包含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金屬箔,
[0027]借助含有熱塑性樹脂的周緣封裝層將所述正極部的第一金屬層的所述一個面的未形成有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和所述負極部的第二金屬層的所述一個面的未形成有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接合起來。
[0028][6]根據(jù)第五技術方案所述的蓄電裝置,在所述第一金屬層的另一個面上層疊第一絕緣樹脂膜,并且在所述第一金屬層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所述第一絕緣樹脂膜覆蓋的正極端子部,
[0029]在所述第二金屬層的另一個面上層疊第二絕緣樹脂膜,并且在所述第二金屬層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所述第二絕緣樹脂膜覆蓋的負極端子部。
[0030]在[I]的技術方案中,與裝置主體部連接的導電部(金屬層)形成為外包裝體的一部分,即使不使用極耳也能夠通電。由于去掉了極耳,所以能夠有助于蓄電裝置的輕量化和小型化。此外,金屬層的至少單面由鍍敷處理部、包層材料中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的配置部、導電性金屬氧化物、或者導電性覆蓋層形成,這些層(部)具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而在耐腐蝕性方面出色,因此,能夠提高作為阻隔層的金屬層(導電部)的耐腐蝕性(抗電解質(zhì)性能等)。
[0031]在[2]的技術方案中,與裝置主體部連接的導電部(金屬層)形成為外包裝體的一部分,即使不使用極耳也能夠通電。由于去掉了極耳,所以能夠有助于蓄電裝置的輕量化和小型化。此外,金屬層的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由鍍敷處理部、包層材料中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的配置部、導電性金屬氧化物、或者導電性覆蓋層形成,這些層(部)具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而在耐腐蝕性方面出色,因此,能夠提高同時用作阻隔層的金屬層(導電部)的特別是暴露部處的耐腐蝕性(抗電解質(zhì)性能等)。因此,例如,使用該外包裝體構(gòu)成的蓄電裝置會不易產(chǎn)生電解質(zhì)泄露等。
[0032]在[3]的技術方案中,在金屬層的另一個面上層疊絕緣樹脂膜,(除端子部以外的部分)能夠充分確保絕緣性,也能夠確保物理強度,并且在金屬層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絕緣樹脂膜覆蓋的暴露部(端子部),因此,能夠借助該暴露部(端子部)進行通電。
[0033]在[4]的技術方案(蓄電裝置)中,使用了上述[I]?[3]中任一個外包裝體構(gòu)成蓄電裝置,因此,即使不使用極耳也能夠通電,能夠?qū)崿F(xiàn)輕量化和小型化,并且能夠抑制外包裝體的金屬層(導電部)的腐蝕而不易產(chǎn)生電解質(zhì)泄露等。
[0034]在[5]的技術方案中,構(gòu)成正極部的第一金屬層和構(gòu)成負極部的第二金屬層是還能夠發(fā)揮作為蓄電裝置的外包裝材料的功能的金屬層,即,第一、二金屬層能夠發(fā)揮電極(導電部)和外包裝材料這兩種功能,因此,即使不使用極耳也能夠通電。由于去掉極耳,能夠?qū)崿F(xiàn)蓄電裝置的輕量化和小型化。此外,第一金屬層和第二金屬層在電解質(zhì)接觸面上(靠分隔片側(cè)的面上)配置有鍍敷處理部、包層材料中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的配置部、導電性金屬氧化物、或者導電性覆蓋層,這些層(部)具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而在耐腐蝕性方面出色,因此,能夠提高同時用作阻隔層的金屬層的特別是暴露部處的耐腐蝕性。因此,該蓄電裝置不易產(chǎn)生電解質(zhì)泄露等。
[0035]在[6]的技術方案中,在第一、二金屬層的另一個面上分別層疊絕緣樹脂膜,(除端子部以外的部分)能夠充分確保絕緣性,也能夠確保物理強度,并且在第一、二金屬層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絕緣樹脂膜覆蓋的暴露部(端子部),因此,能夠借助該暴露部(端子部)進行通電。
【附圖說明】
[0036]圖1是表示第I技術方案的蓄電裝置的一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0037]圖2是圖1的蓄電裝置的俯視圖。
[0038]圖3是表示第2技術方案的蓄電裝置的一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0039]圖4是圖3的B-B線的剖視圖。
[0040]圖5是表示第2技術方案的蓄電裝置的另一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0041 ] 附圖標記說明
[0042]1、蓄電裝置;2、第一金屬層;2A、第一金屬箔;2B、鍍敷處理部、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配置部、導電性金屬氧化物層、導電性覆蓋層;3、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4、第一熱塑性樹脂層;5、電解質(zhì);8、第一絕緣樹脂膜層;9、第一暴露部(正極端子部);12、第二金屬層;12A、第二金屬箔;12B、鍍敷處理部、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配置部、導電性金屬氧化物層、導電性覆蓋層;13、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4、第二熱塑性樹脂層;15、電解質(zhì);18、第二絕緣樹脂膜層;19、第二暴露部(負極端子部);21、分隔片;22、正極部;23、負極部;31、周緣封裝層;50、外包裝體;54、負極導電部;56、正極導電部;60、裝置主體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43]圖1、2表示第I技術方案的蓄電裝置I的一實施方式。該蓄電裝置I是層疊型外裝電池,具有作為裝置主體部的裸電池60和收納該裸電池60的外包裝殼體45。
[0044]如圖1、2所示,外包裝殼體45是由主體51和尺寸與上述主體51的凸緣53的外廓尺寸相同的蓋體(底蓋)55組合制作出來的,該主體51具有俯視觀察呈方形的凹部52和從該凹部52的開口緣向外側(cè)方向延伸的凸緣53。上述凹部52形成為裸電池60的收納用空間。
[0045]作為上述主體51的構(gòu)成材料,使用的是具有第二金屬層12、層疊于該第二金屬層12的一個面(第一面)的第二熱塑性樹脂層14以及層疊于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另一個面(第二面)的第二絕緣樹脂膜18的外包裝體50。在該外包裝體50中,在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上述第二熱塑性樹脂層覆蓋的負極導電部54。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一個面的中央部形成上述負極導電部54。此外,在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上述第二絕緣樹脂膜覆蓋的負極端子部19。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另一個面的中央部形成上述負極端子部19。
[0046]作為上述蓋體55的構(gòu)成材料,使用的是具有第一金屬層2、層疊于該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第一面)的第一熱塑性樹脂層4以及層疊于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另一個面(第二面)的第一絕緣樹脂膜8的外包裝體50。在該外包裝體50中,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上述第一熱塑性樹脂層覆蓋的正極導電部56。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的中央部形成上述正極導電部56。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上述第一絕緣樹脂膜覆蓋的正極端子部9。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另一個面的中央部形成上述正極端子部9。
[0047]此外,作為上述第一金屬層2,采用在第一金屬箔2A的至少靠電解質(zhì)接觸側(cè)(靠裝置主體部60側(cè)、靠第一熱塑性樹脂層4側(cè))配置有如下幾種構(gòu)造物之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參照圖1):
[0048]i)鍍敷處理部2B;
[0049]ii)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的配置部2B;
[0050]iii)導電性金屬氧化物2B;
[0051]iv)含有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部2B。
[005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在上述第一金屬箔2A的雙面上配置有上述鍍敷處理部2B、配置部2B、導電性金屬氧化物2B以及導電性覆蓋部2B之中的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參照圖1)。此外,在第I技術方案中,上述第一金屬層2也可以采用只在第一金屬箔2A的靠第一絕緣樹脂膜8側(cè)配置有上述鍍敷處理部2B、配置部2B、導電性金屬氧化物2B以及導電性覆蓋部2B之中的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
[0053]此外,作為上述第二金屬層12,采用在第二金屬箔12A的至少靠電解質(zhì)接觸側(cè)(靠裝置主體部60側(cè)、靠第二熱塑性樹脂層14側(cè))配置有如下幾種構(gòu)造物中的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參照圖1):
[0054]i)鍍敷處理部12B;
[0055]ii)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的配置部12B;
[0056]iii)導電性金屬氧化物12B;
[0057]iv)含有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部12B。
[0058]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在上述第二金屬箔12A的雙面上配置有上述鍍敷處理部12B、配置部12B、導電性金屬氧化物12B以及導電性覆蓋部12B之中的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參照圖1)。此外,在第I技術方案中,上述第二金屬層12也可以采用只在第二金屬箔12A的第二絕緣樹脂膜18側(cè)配置有上述鍍敷處理部12B、配置部12B、導電性金屬氧化物12B以及導電性覆蓋部12B之中的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
[0059]在下文描述這些第一金屬層2、第二金屬層12的詳細結(jié)構(gòu)等。
[0060]上述主體51是對平板片材的上述外包裝體實施脹形、拉深成形等成形而形成凹部52,并且將凹部52四周的未變形部分修整為凸緣53的外廓尺寸后而成的部件。另一方面,上述蓋體55是將平板片材的上述外包裝體剪裁成所需尺寸而成的部件。在上述主體51的凹部52的底部的內(nèi)表面設置有負極導電部54,在蓋體55的內(nèi)表面設置有正極導電部56 (參照圖1)。上述正極導電部56和負極導電部54利用外包裝體50的使金屬層的鍍敷處理部等12B暴露出來的暴露部形成。此外,上述正極端子部9和負極端子部19利用外包裝體50的使金屬層暴露出來的暴露部形成。
[0061]上述裸電池60是將片材狀的正極61和片材狀的負極62隔著分隔片63層疊起來而成的,該裸電池60收納于兩片上述外包裝體50之間的空間,正極61的端部與外包裝體50的正極導電部56連接,負極62的端部與外包裝體50的負極導電部54連接(參照圖1)。
[0062]上述蓄電裝置I以如下方式構(gòu)成:在將裸電池60的正極61與正極導電部56、負極62與負極導電部54分別接合之后,將裸電池60收納于主體51的凹部52并且蓋上蓋體55,留出電解質(zhì)注入口地對主體51的凸緣53和蓋體55的接觸部的熱塑性樹脂層4、14進行熱封,在注入了電解質(zhì)之后通過對上述電解質(zhì)注入口進行熱封來完成封裝。
[0063]在上述蓄電裝置I中,在外包裝體50上設置有正極端子部9和負極端子部19,因此,借助這些端子部能夠與其他設備形成通電連接。
[0064]作為上述正極61和正極導電部56的接合方式、上述負極62和負極導電部54的接合方式,并未特別限定,能夠例示出例如超聲波接合、焊接以及利用導電性粘接劑進行粘接等。
[0065]在上述第I技術方案的蓄電裝置中,與裸電池(裝置主體部)連接的導電部(金屬層)形成為外包裝體的一部分,因此,即使不使用極耳也能夠通電。通過去掉極耳,能夠?qū)崿F(xiàn)蓄電裝置的輕量化和小型化。此外,金屬層的靠與電解質(zhì)接觸側(cè)的面具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而在耐腐蝕性方面出色,即使在為了設置導電部而將具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的熱塑性樹脂膜除去的金屬層的暴露部(導電部)處,也能夠維持且提高耐腐蝕性(抗電解質(zhì)性能等)。因此,該蓄電裝置不易產(chǎn)生電解質(zhì)泄露等。
[0066]接下來,圖3、4表示第2技術方案的蓄電裝置的一實施方式。該蓄電裝置I具有正極部22、負極部23以及分隔片21(參照圖4)。在上述正極部22和上述負極部23之間配置有分隔片21(參照圖4)。
[0067]上述正極部22包含第一金屬層2和層疊于該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分隔片個面)的局部區(qū)域的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在本實施方式中,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層疊于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分隔片個面)的中央部(除周緣部以外的區(qū)域)。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圖示出上述第一金屬層2為實施了鍍敷處理的金屬箔或者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這種情況,粘合層7層疊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分隔片個面)的整個面上。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借助上述粘合層7將上述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層疊于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靠分隔片側(cè)的面)(參照圖4)。此外,在第一金屬層2使用層疊了包含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而成的金屬箔的情況下,也可以不設置上述粘合層7。
[0068]上述負極部23包含第二金屬層12和層疊于該第二金屬層12的一個面(靠分隔片側(cè)的面)的局部區(qū)域的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在本實施方式中,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層疊于上述第二金屬層I的一個面(靠分隔片側(cè)的面)的中央部(除周緣部以外的區(qū)域)。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圖示出上述第二金屬層12為實施了鍍敷處理的金屬箔或者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這種情況,粘合層17層疊在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一個面(靠分隔片側(cè)的面)的整個面上。即,在本實施方式中,借助上述粘合層17將上述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層疊于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一個面(靠分隔片側(cè)的面)(參照圖4)。此外,在第二金屬層12使用層疊了包含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金屬箔的情況下,也可以不設置上述粘合層17。
[0069]上述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配置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和上述分隔片21之間,上述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配置在上述第二金屬層12和上述分隔片21之間(參照圖4)。
[0070]在第2技術方案中,作為上述第一金屬層2,采用在第一金屬箔2A的至少靠電解質(zhì)接觸側(cè)(裝置主體部側(cè)60)配置有如下幾種構(gòu)造物中的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參照圖4):
[0071]i)鍍敷處理部2B;
[0072]ii)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的配置部2B;
[0073]iii)導電性金屬氧化物2B;
[0074]iv)含有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部2B。
[0075]此外,作為上述第二金屬層12,采用在第二金屬箔12A的至少靠電解質(zhì)接觸側(cè)(裝置主體部側(cè)60)配置有如下幾種結(jié)構(gòu)體中的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參照圖4):
[0076]i)鍍敷處理部12B;
[0077]ii)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的配置部12B;
[0078]iii)導電性金屬氧化物12B;
[0079]iv)含有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部12B。
[0080]在下文描述這些第一金屬層2、第二金屬層12的詳細結(jié)構(gòu)等。
[0081]此外,如圖5所示,也可以采用如下結(jié)構(gòu):作為上述第一金屬層2,使用的是在第一金屬箔2A的雙面上形成有上述鍍敷處理部12B、配置部12B、導電性金屬氧化物12B或者導電性覆蓋部12B的金屬層,作為上述第二金屬層12,使用的是在第二金屬箔12A的雙面上形成有上述鍍敷處理部12B、配置部12B、導電性金屬氧化物12B或者導電性覆蓋部12B的金屬層。
[0082]在上述正極部22的第一金屬層2的上述一個面(靠分隔片21側(cè)的面)的周緣部存在未形成有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區(qū)域,并且在上述負極部23的第二金屬層12的上述一個面(靠分隔片21側(cè)的面)的周緣部存在未形成有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區(qū)域。然后,借助含有熱塑性樹脂的周緣封裝層31將上述正極部22的第一金屬層2的上述一個面的未形成有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和上述負極部23的第二金屬層12的上述一個面的未形成有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接合起來以進行封裝(參照圖4)。上述分隔片21的周緣部成為進入、卡合到上述周緣封裝層31的內(nèi)周面的高度方向(厚度方向)的中間部的狀態(tài)(參照圖4)。
[0083]在本實施方式中,采用如下結(jié)構(gòu):在層疊于上述正極部22的第一金屬層2的上述一個面的粘合層7的未形成有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qū)盈B第一周緣粘接劑層6,在層疊于上述負極部23的第二金屬層12的上述一個面的粘合層17的未形成有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qū)盈B第二周緣粘接劑層16,這兩個粘接劑層6、16借助上述周緣封裝層31接合起來封裝在一起(圖4參照)。
[0084]將電解質(zhì)5封入上述分隔片21和上述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之間。此外,將電解質(zhì)15封入上述分隔片21和上述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之間(圖4參照)。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未形成有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和第二金屬層12的未形成有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借助上述周緣封裝層31接合起來封裝在一起,能夠防止電解質(zhì)5、15的泄露。即,在靠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內(nèi)表面?zhèn)鹊恼澈蠈?和靠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內(nèi)表面?zhèn)鹊恼澈蠈?7之間的、由上述周緣封裝層31、第一周緣粘接劑層6以及第二周緣粘接劑層16圍成的封閉空間內(nèi),從第一金屬層2側(cè)起依次配置并封入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電解質(zhì)5、分隔片21、電解質(zhì)15、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圖4參照)。
[0085]在本實施方式中,還具有如下那樣的結(jié)構(gòu)。即,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另一個面(與靠分隔片側(cè)的面相反側(cè)的面)上,以留有使該第一金屬層2暴露的第一暴露部(正極端子部)9的狀態(tài),層疊第一絕緣樹脂膜8,并且在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另一個面(靠與靠分隔片側(cè)的面相反側(cè)的面)上,以留有使該第二金屬層暴露的第二暴露部(負極端子部)19的狀態(tài),層疊第二絕緣樹脂膜18。在本實施方式中,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另一個面(與靠分隔片側(cè)的面相反側(cè)的面)上,以留有使該第一金屬層暴露的第一暴露部9的狀態(tài),借助第三粘接劑層41層疊第一絕緣樹脂膜8,在上述第二金屬層12的另一個面(與靠分隔片側(cè)的面相反側(cè)的面),以留有使該第二金屬層暴露的第二暴露部19的狀態(tài),借助第四粘接劑層42層疊第二絕緣樹脂膜18。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暴露部(正極端子部)9設置于第一金屬層2的另一個面的中央?yún)^(qū)域,上述第二暴露部(負極端子部)19設置于第二金屬層12的另一個面的中央?yún)^(qū)域(參照圖3、4)。
[0086]在上述蓄電裝置I中,第一、二金屬層發(fā)揮電極(導電部)和外包裝體材料這種功能,因此,即使不使用極耳也能夠通電。由于去掉極耳,所以能夠?qū)崿F(xiàn)蓄電裝置的輕量化和小型化。
[0087]此外,存在與正極電導通的正極端子部9和與負極電導通的負極端子部19,因此,能夠借助這兩個端子部9、19進行通電。
[0088]此外,作為第一金屬層和第二金屬層之中的至少一個金屬層,使用在金屬箔的至少靠電解質(zhì)接觸側(cè)(裝置主體部側(cè)60)配置有如下構(gòu)造物的至少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
[0089]i)鍍敷處理部;
[0090]ii)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的配置部;
[0091]iii)導電性金屬氧化物;
[0092]iv)含有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部;
[0093]這些處理部等構(gòu)造物具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而在耐腐蝕性方面出色,因此,能夠使上述金屬層的特別是暴露部的耐腐蝕性提高。因此,該蓄電裝置不易產(chǎn)生電解質(zhì)泄露等。
[0094]此外,通過將絕緣樹脂膜8、18層疊在裝置的兩側(cè),(除端子部以外的部分)能夠充分確保絕緣性,并且也能夠充分確保物理強度。因此,也能夠充分應對將本發(fā)明的蓄電裝置I安裝于要求具有絕緣性的位置、具有凹凸的位置這些情況。
[0095]而且,因為不需要以往的引線,也就不會發(fā)生蓄電裝置的充放電時的發(fā)熱向引線周圍集中的現(xiàn)象,能夠借助構(gòu)成正極部的第一金屬層2和構(gòu)成負極部的第二金屬層12使發(fā)熱擴散到蓄電裝置I的雙面的整個面上,從而能夠延長蓄電裝置I的壽命(即,能夠獲得長壽命的蓄電裝置)。此外,因為不需要引線,所以能夠減少相應的制造成本。
[0096]在本發(fā)明中,作為上述第一金屬層2和上述第二金屬層12,使用在金屬箔的至少單面上配置有如下構(gòu)造物中的任一者的結(jié)構(gòu):
[0097]i)鍍敷處理部;
[0098]ii)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的配置部;
[0099]iii)導電性金屬氧化物;
[0100]iv)含有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部。
[0101]這些i)?iv)的材料均具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而在耐腐蝕性方面出色。
[0102]詳細說明上述金屬層2、12。首先,作為構(gòu)成鍍敷層的金屬(鍍敷材料),并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舉出N1、Al等。如果以具體的組成來表示,例如,作為金屬箔(2A、12A)/鍍敷層(28、128),能夠舉出31^(不銹鋼)/祖、01/祖、31^(不銹鋼)/^1等。上述金屬箔的厚度優(yōu)選15μπι?155μηι。此外,鍍敷層的厚度優(yōu)選0.5μηι?5μηι。此外,作為上述舉出的鍍敷層,優(yōu)選的是將Al用在正極側(cè)(2Β)、將Cu、SUS用在負極側(cè)(12Β)。
[0103]作為上述金屬層2、12,在使用“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情況下,作為這樣的包層材料(第I層(2A、12A)/第2層(2B、12B)),能夠舉出&1/祖、01/^1^1/祖、31^(不銹鋼)/N1、SUS(不銹鋼)/Α1等。此外,也可以是Ni/Cu/Ni等三層結(jié)構(gòu)。在該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厚度為15μηι?155μηι。在該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包層材料的第2層部分成為電解質(zhì)接觸面。即,在上述例示的金屬箔中,第2層的金屬比第I層的金屬在抗電解質(zhì)性能方面出色(抗電解質(zhì)性能更好)。作為上述第2層(包層材料的靠電解質(zhì)接觸側(cè)的層),優(yōu)選的是,配置比第I層的金屬材料的離子化傾向低的金屬材料,更加優(yōu)選的是,配置像Al等通常狀態(tài)下能夠在表面覆蓋較薄的氧化膜而形成鈍態(tài)的金屬材料。離子化傾向較低的金屬材料的耐腐蝕性(抗電解質(zhì)性能)較高。但是,即使是“離子化傾向較高的金屬”,只要是“形成有鈍態(tài)的金屬”,那么就比“離子化傾向較低但未形成鈍態(tài)的金屬”的耐腐蝕性(抗電解質(zhì)性會K) 1?。
[0104]作為上述金屬層2、12,在使用“層疊了導電性金屬氧化物的金屬箔”的情況下,并未特別限定,作為金屬箔2A、12A,例如能夠使用Al、Cu、N1、SUS、Ti等,作為導電性金屬氧化物2B、12B,例如能夠舉出Sn02、Ti02、Zn0等。優(yōu)選的是,將厚度Ο.?μπι?Ιμπι的上述導電性金屬氧化物層涂覆于金屬箔2Α、12Α。此外,優(yōu)選的是,金屬箔的厚度為15μηι?155μηι。
[0105]作為上述金屬層2、12,在使用“含有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情況下,作為金屬箔2Α、12Α,并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夠使用Al、Cu、N1、SUS、Ti等,作為導電助劑,并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舉出CB(炭黑)、CNT(碳納米管)等。此外,作為粘結(jié)劑(粘接劑),并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舉出PVDF(聚偏氟乙烯)、SBR(丁苯橡膠)、CMC(羧甲基纖維素鈉鹽)、PAN(聚丙烯腈)、直鏈式多糖類等。通常,將上述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分別混合,利用有機溶劑進行漿化之后,利用凹版涂覆法等涂覆在金屬箔之后,通過干燥能夠形成導電性覆蓋層。優(yōu)選的是,上述導電性覆蓋層的厚度設定為0.Ιμπι?20μπι。此外,在使用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情況下,因為能夠充分提高與活性物質(zhì)、電極間的緊密接合性,所以也可以不設置上述粘合層7、17。
[0106]上述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并未特別限定,例如由將鹽(例如,鈷酸鋰、鎳酸鋰、磷酸鐵鋰、錳酸鋰等)添加到PVDF(聚偏氟乙烯)、SBR(丁苯橡膠)、CMC(羧甲基纖維素鈉鹽等)、PAN(聚丙烯腈)等粘合劑而成的混合組合物等形成。優(yōu)選的是,上述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的厚度設定為 2μηι ?300ym。
[0107]在上述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中也可以還含有炭黑、CNT(碳納米管)等導電助劑。
[0108]作為上述粘合層7,并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舉出由PVDF、SBR、CMC、PAN等形成的層,例如通過涂覆在第一金屬層2的上述一個面(靠分隔片21側(cè)的面)形成。
[0109]為了使第一金屬層2和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之間的導電性提高,還可以將炭黑、CNT(碳納米管)等導電助劑添加到上述粘合層7中。
[0110]優(yōu)選的是,上述粘合層7的厚度設定為0.2μπι??ομπι。通過將上述粘合層7的厚度設定在ΙΟμπι以下,能夠極大地抑制粘接劑自身使蓄電裝置I的內(nèi)部阻抗增大的情況發(fā)生。
[0111]雖然也可以不設置上述粘合層7,但是為了使第一金屬層2和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的粘合性提高,優(yōu)選的是,將上述粘合層7設置在第一金屬層2和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3之間。
[0112]作為上述第一周緣粘接劑層6,并未特別限定,優(yōu)選的是,是由二液固化型烯烴粘接劑形成的層。在使用二液固化型烯烴粘接劑的情況下,能夠充分防止因電解質(zhì)的溶脹引起的接合性降低。優(yōu)選的是,上述第一周緣粘接劑層6的厚度設定為0.5μηι?5μηι。
[0113]作為上述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并未特別限定,例如由將添加物(例如,石墨、鈦酸鋰、Si系合金、錫系合金等)添加到PVDF、SBR、CMC、PAN等粘接劑中而成的混合組合物等形成。優(yōu)選的是,上述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的厚度設定為Ιμπι?300μηι。
[0114]在上述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中也可以還含有炭黑、CNT(碳納米管)等導電助劑。
[0115]作為上述粘合層17,并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舉出由PVDF(聚偏氟乙烯)、SBR(丁苯橡膠)、CMC(羧甲基纖維素鈉鹽等)、PAN(聚丙烯腈)等形成的層,例如通過涂覆在第二金屬層12的上述一個面(靠分隔片側(cè)的面)而形成。
[0116]為了使第二金屬層12和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之間的導電性提高,還可以將炭黑、CNT(碳納米管)等導電助劑添加到上述粘合層17中。
[0117]優(yōu)選的是,上述粘合層17的厚度設定為0.2μπι?ΙΟμπι。通過將上述粘合層17的厚度設定在ΙΟμπι以下,能夠極大地抑制粘接劑自身使蓄電裝置I的內(nèi)部阻抗增大的情況發(fā)生。
[0118]雖然也可以不設置上述粘合層17,但是為了使第二金屬層12和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的粘合性提高,優(yōu)選的是,將上述粘合層17設置在第二金屬層12和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13之間。
[0119]作為上述第二周緣粘接劑層16,并未特別限定,優(yōu)選的是,是由二液固化型烯烴粘接劑形成的層。在使用二液固化型烯烴粘接劑的情況下,能夠充分防止因電解質(zhì)的溶脹引起的接合性降低。優(yōu)選的是,上述第二周緣粘接劑層16的厚度設定為0.5μηι?5μηι。
[0120]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上述周緣封裝層(含有熱塑性樹脂的周緣封裝層)31是將層疊于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的周緣部的第一熱塑性樹脂層4和層疊于第二金屬層12的一個面的周緣部的第二熱塑性樹脂層14重疊起來,再利用熱量熔接在一起而形成的。作為上述第一熱塑性樹脂層4,優(yōu)選的是,由熱塑性樹脂未拉伸膜形成。此外,作為上述第二熱塑性樹脂層14,優(yōu)選的是,由熱塑性樹脂未拉伸膜形成。
[0121]上述熱塑性樹脂未拉伸膜4、14并未特別限定,優(yōu)選的是,利用從由聚乙烯、聚丙烯、烯烴類共聚物、它們的酸改性物和離聚物組成的組中所選擇的至少一種熱塑性樹脂所形成的未拉伸膜構(gòu)成。
[0122]優(yōu)選的是,上述熱塑性樹脂未拉伸膜4、14的厚度分別設定為20μπι?150μπι。
[0123]作為上述分隔片21、63,并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舉出:
[0124]?聚乙烯制分隔片,
[0125]?聚丙烯制分隔片,
[0126].由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組成的多層膜所形成的分隔片,
[0127].由將陶瓷等耐熱無機物涂覆在上述任一個分隔片上而成的濕式或者干式多孔質(zhì)膜構(gòu)成的分隔片等。
[0128]優(yōu)選的是,上述分隔片21、63的厚度設定為5μπι?50μπι。
[0129]作為上述電解質(zhì)5、15,并未特別限定,優(yōu)選的是,使用包含電解質(zhì)和鋰鹽的混合非水系電解質(zhì),該電解質(zhì)是從由碳酸亞乙酯、碳酸亞丙酯、二甲基碳酸酯、乙基甲基碳酸酯、碳酸二乙酯以及二甲氧基乙烷構(gòu)成的組中所選擇的至少兩種電解質(zhì)。作為上述鋰鹽,并未特別限定,例如能夠舉出六氟磷酸鋰、四氟硼酸鋰等。作為上述電解質(zhì)5、15,也可以使用將上述混合非水系電解質(zhì)與PVDF、PE0(聚環(huán)氧乙烷)等凝膠化而成的物質(zhì)。
[0130]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和上述第二金屬層12之間的空間內(nèi),四周被周緣封裝層31等圍住而中間處于密閉狀態(tài),在該狀態(tài)將上述分隔片21和上述電解質(zhì)5、15封入該空間內(nèi)(參照圖4、5),所以能夠防止電解質(zhì)的泄露。
[0131]作為上述第一絕緣樹脂膜8和第二絕緣樹脂膜18,并未特別限定,優(yōu)選的是,使用拉伸聚酰胺膜(拉伸尼龍膜等)或者拉伸聚酯膜。其中,特別優(yōu)選的是,使用雙軸拉伸聚酰胺膜(雙軸拉伸尼龍膜等)、雙軸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膜、雙軸拉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者雙軸拉伸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膜。此外,也可以是上述第一絕緣樹脂膜8和第二絕緣樹脂膜18都形成為單層,或者也可以是上述第一絕緣樹脂膜8和第二絕緣樹脂膜18都由例如拉伸聚酯膜/拉伸聚酰胺膜構(gòu)成的多層(由拉伸PET膜/拉伸尼龍膜構(gòu)成的多層等)形成。
[0132]在上述第一絕緣樹脂膜8上,在局部設置用于確保第一金屬暴露部9的開口部8X(參照圖4、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開口部8X設置在第一絕緣樹脂膜8的中央部,但是并未特別限定這樣的位置。上述開口部8X的俯視形狀也未限定為矩形形狀。
[0133]同樣,在上述第二絕緣樹脂膜18上,在局部設置用于確保第二金屬暴露部19的開口部18X(參照圖4、5)。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開口部18X設置在第二絕緣樹脂膜18的中央部,但是并未特別限定這樣的位置。上述開口部18X的俯視形狀也未限定為矩形形狀。
[0134]優(yōu)選的是,上述第一絕緣樹脂膜8的厚度和上述第二絕緣樹脂膜18的厚度均設定為0.02mm?0.1mm0
[0135]在設置有上述第三粘接劑層41、上述第四粘接劑層42的情況下,作為這些粘接劑41、42,并未特別限定,優(yōu)選的是,使用從由聚酯型聚氨酯系粘接劑和聚醚型聚氨酯系粘接劑構(gòu)成的組所選擇的至少一種粘接劑。優(yōu)選的是,上述第三粘接劑層41的厚度、上述第四粘接劑層42的厚度均設定為0.5μπι?5μπι。在向上述第一金屬箔層2的另一個面(與分隔片側(cè)相反側(cè)的面)上涂覆將上述第三粘接劑41之后,粘貼第一絕緣樹脂膜8而將兩者粘接成一體即可。此外,在向上述第二金屬箔層12的另一個面(與分隔片側(cè)相反側(cè)的面)涂覆上述第四粘接劑42之后,粘貼第二絕緣樹脂膜18而將兩者粘接成一體即可。
[0136]在本發(fā)明中,作為金屬層2、12,在使用實施了鍍敷處理的金屬箔、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的情況下,優(yōu)選的是,在上述第一金屬箔的至少靠配置有上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形成化成被膜。另外,同樣,優(yōu)選的是,在上述第二金屬箔的至少靠配置有上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形成化成被膜。上述化成被膜是通過對金屬箔的表面實施化成處理所形成的被膜,通過實施這樣的化成處理,能夠充分防止由內(nèi)容物(電解質(zhì)等)引起的金屬箔表面的腐蝕。例如,通過實施以下處理來對金屬箔執(zhí)行化成處理。即,在實施了脫脂處理的金屬箔的表面上涂覆了下記I)?3)中的任一種水溶液之后,通過干燥來實施化成處理。這些水溶液包括:
[0137]I)包含:磷酸、
[0138]鉻酸、
[0139]以及從由氟化物的金屬鹽和氟化物的非金屬鹽構(gòu)成的組中所選擇的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水溶液
[0140]2)包含:磷酸、
[0141]從由丙烯酸系樹脂、殼聚糖衍生物樹脂以及酚醛系樹脂構(gòu)成的組中所選擇的至少一種樹脂、
[0142 ]以及從由鉻酸和鉻(I II)鹽構(gòu)成的組中所選擇的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水溶液
[0143]3)包含:磷酸、
[0144]從由丙烯酸系樹脂、殼聚糖衍生物樹脂以及酚醛系樹脂構(gòu)成的組中所選擇的至少一種樹脂、
[0145]從由鉻酸和鉻(111)鹽構(gòu)成的組中所選擇的至少一種化合物、
[0146]以及從由氟化物的金屬鹽和氟化物的非金屬鹽構(gòu)成的組中所選擇的至少一種化合物的混合物的水溶液。
[0?47]優(yōu)選的是,上述化成被膜的絡附著量(每一個面)為0.lmg/m2?50mg/m2,特別優(yōu)選的是,上述化成被膜的絡附著量(每一個面)為2mg/m2?20mg/m2。
[0148]實施例
[0149]接著,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的實施例,本發(fā)明并不特別限定于這些實施例。
[0150](實施例1)
[0151]在厚度40μπι的、實施了鍍鎳(鍍敷厚度Ιμπι)的鋁箔的雙面上涂覆包含聚丙烯酸、磷酸以及鉻和氟的化合物的化成處理液,通過在150 0C下進行干燥,使鉻附著量達到3mg/m2,從而獲得了第一金屬層2。
[0152]接著,將聚酯型聚氨酯系粘接劑涂覆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上。在進行該涂覆時,利用掩蔽處理(粘貼掩蔽處理膠帶)將第一金屬層2的一個面的中央部作為未涂覆粘接劑區(qū)域。之后,在該聚酯型聚氨酯系粘接劑涂覆面上粘貼厚度25μπι的雙軸拉伸聚酰胺膜(第一絕緣樹脂膜)8。接下來,在上述第一金屬層2的另一個面上涂覆酸改性聚丙烯粘接劑。在進行該涂覆時,利用掩蔽處理(粘貼掩蔽處理膠帶)將第一金屬層2的另一個面的中央部作為未涂覆粘接劑區(qū)域。之后,通過在該酸改性聚丙烯系粘接劑涂覆面上粘貼厚度40μπι的未拉伸聚丙烯膜(第一熱塑性樹脂層)4,從而得到層疊體。
[0153]接著,沿著上述層疊體中的第一絕緣樹脂膜的未涂覆粘接劑區(qū)域的周緣照射激光以切斷第一絕緣樹脂膜,除去未涂覆粘接劑區(qū)域的第一絕緣樹脂膜層,從而形成正極端子部9。此外,沿著上述層疊物的第一熱塑性樹脂層的未涂覆粘接劑區(qū)域的周緣照射激光以切斷第一熱塑性樹脂層,除去未涂覆粘接劑區(qū)域的第一熱塑性樹脂層,形成正極導電部56,并且獲得平板片材的外包裝體50(圖1的蓋體55)。
[0154](實施例2)
[0155]作為上述第一金屬層2,除了使用在包層材料(鋁-鎳箔)上實施與實施例1相同的化成處理而得到的金屬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平板片材的外包裝體50(圖1的蓋體55)。
[0156](實施例3)
[0157]作為上述第一金屬層2,除了使用通過涂覆作業(yè)將厚度0.5μπι的SnO2層(導電性金屬氧化物)2Β分別層疊在實施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化成處理的鋁箔(第一金屬箔)2Α的雙面上而得到的金屬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平板片材的外包裝體50(圖1的蓋體55)。
[0158](實施例4)
[0159]作為上述第一金屬層2,除了使用將厚度20μπι的導電性覆蓋層2Β分別層疊在實施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化成處理的鋁箔(第一金屬箔)2Α的雙面上而得到的金屬層以外,與實施例I同樣地獲得平板片材的外包裝體50(圖1的蓋體55)。上述導電性覆蓋層2Β是利用凹版涂覆法在上述鋁箔上涂覆了將殼聚糖和炭黑溶解在乙酸乙酯中而成的漿料之后,在150°C下使?jié){料干燥而形成。
[0160](比較例I)
[0161]作為上述第一金屬層,除了直接使用實施了與實施例1相同的化成處理的鋁箔(第一金屬箔)(即,未層疊導電性覆蓋層)以外,與實施例1同樣地獲得平板片材的外包裝體。
[0162]根據(jù)下記的評價方法對如上記那樣獲得的各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的抗電解質(zhì)性能進行評價。
[0163](抗電解質(zhì)性能評價方法)
[0164]針對各實施例、比較例,都分別制作出兩片矩形形狀的外包裝體,以金屬箔暴露出來的導電部作為內(nèi)側(cè)(將熱塑性樹脂層作為內(nèi)側(cè))的方式,將兩片外包裝體重疊起來之后,留下一處位置而將周緣的三條邊熱封接合起來。接著,將5mL電解液從未封裝位置注入其中,并且在有空氣進入的狀態(tài)下對上述未封裝位置進行熱封接合并完成封裝,以該狀態(tài)放置之后,通過肉眼觀察外包裝體的正極導電部和負極導電部來調(diào)查有無腐蝕。
[O105]作為電解液,使用將六氟磷酸鋰(LiPF6)以濃度lmol/L溶解在使碳酸亞乙酯(EC)、二甲基碳酸酯(DMC)以及乙基甲基碳酸酯(EMC)以等體積比混合而成的混合溶劑中而成的電解質(zhì)。
[0166]其結(jié)果是,由于未看到由電解質(zhì)引起的金屬層(包含金屬箔)的腐蝕,所以本發(fā)明的實施例1?4的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在抗電解質(zhì)性能方面出色。
[0167]與此相對,在比較例I的外包裝體上,稍微觀察到由電解質(zhì)引起的金屬層的腐蝕。
[0168]作為本發(fā)明的蓄電裝置的具體例,例如能夠舉出:
[0169].鋰二次電池(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等)等電化學裝置
[0170]?鋰離子電容
[0171]?電雙層電容器等。
[0172]本申請基于2015年4月24日提出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zhí)卦?015-89495號主張優(yōu)先權,其公開的內(nèi)容直接構(gòu)成為本申請的一部分。
[0173]在這里所使用的用語和說明是為了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而使用的,本發(fā)明并不限于此。在本發(fā)明中,只要在其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nèi)而不脫離其主旨,那么無論何種設計方面的變更都是允許的。
【主權項】
1.一種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其特征在于,具有: 金屬層和層疊于該金屬層的一個面的熱塑性樹脂層, 在所述金屬層的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所述熱塑性樹脂層覆蓋的導電部, 作為所述金屬層,能夠使用(A)至少在單面實施了鍍敷處理的金屬箔、(B)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金屬箔、(C)至少在單面層疊有導電性金屬氧化物的金屬箔、或者(D)至少在單面層疊有包含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金屬箔。2.一種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其特征在于,具有: 金屬層和層疊于該金屬層的一個面的熱塑性樹脂層, 在所述金屬層的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所述熱塑性樹脂層覆蓋的導電部, 作為所述金屬層,能夠使用(A)至少在靠所述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的面上實施了鍍敷處理的金屬箔、(B)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至少在靠所述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的面上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的金屬箔、(C)至少在靠所述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的面上層疊有導電性金屬氧化物的金屬箔、或者(D)至少在靠所述熱塑性樹脂層側(cè)的面上層疊有包含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金屬箔。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其中, 在所述金屬層的另一個面上層疊絕緣樹脂膜,并且在所述金屬層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未被所述絕緣樹脂膜覆蓋的端子部。4.一種蓄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兩片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 裝置主體部, 在以使彼此的熱塑性樹脂層相面對的方式配置的兩片所述外包裝體之間的空間中收納所述裝置主體部,所述裝置主體部的電極和所述外包裝體的導電部連接,并且將兩片所述外包裝體的周緣部的熱塑性樹脂層相互接合起來進行封裝。5.—種蓄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兩片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電裝置用外包裝體; 裝置主體部, 在以使彼此的熱塑性樹脂層相面對的方式配置的兩片所述外包裝體之間的空間中收納所述裝置主體部,所述裝置主體部的負極與所述一側(cè)的外包裝體的導電部連接,所述裝置主體部的正極與所述另一側(cè)的外包裝體的導電部連接,作為與所述負極連接的所述一側(cè)的外包裝體的金屬層,能夠使用在Cu箔的至少靠所述裝置主體部側(cè)的面上設置有Ni鍍敷層的金屬層,并且將兩片所述的外包裝體的周緣部的熱塑性樹脂層相互接合起來進行封裝。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蓄電裝置,其中, 所述Cu箔的厚度為15μηι?155μηι,所述Ni鍍敷層的厚度為0.5μηι?5μηι。7.—種蓄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正極部,其包含第一金屬層和層疊于該第一金屬層的一個面的局部區(qū)域的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 負極部,其包含第二金屬層和層疊于該第二金屬層的一個面的局部區(qū)域的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 分隔片,其配置在所述正極部和所述負極部之間, 在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所述分隔片之間配置有所述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在所述第二金屬層和所述分隔片之間配置有所述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 作為所述第一金屬層和所述第二金屬層,使用(A)至少在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實施鍍敷處理的金屬箔、(B)由包層材料構(gòu)成的、至少在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配置有抗電解質(zhì)性能好的金屬材料的金屬箔、(C)至少在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層疊有導電性金屬氧化物的金屬箔、或者(D)至少在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層疊有包含導電助劑和粘結(jié)劑的導電性覆蓋層的金屬箔, 借助含有熱塑性樹脂的周緣封裝層將所述正極部的第一金屬層的所述一個面的未形成有正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和所述負極部的第二金屬層的所述一個面的未形成有負極活性物質(zhì)層的周緣部區(qū)域接合起來。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蓄電裝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金屬層的另一個面上層疊第一絕緣樹脂膜,并且在所述第一金屬層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所述第一絕緣樹脂膜覆蓋的正極端子部, 在所述第二金屬層的另一個面上層疊第二絕緣樹脂膜,并且在所述第二金屬層的另一個面的局部設置有未被所述第二絕緣樹脂膜覆蓋的負極端子部。9.根據(jù)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蓄電裝置,其中, 作為所述第二金屬層,使用在Cu箔的至少靠所述分隔片側(cè)的面上設置有Ni鍍敷層的金屬層。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蓄電裝置,其中, 所述Cu箔的厚度為15μηι?155μηι,所述Ni鍍敷層的厚度為0.5μηι?5μηι。
【文檔編號】H01M10/05GK106067520SQ201610257386
【公開日】2016年11月2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2日 公開號201610257386.3, CN 106067520 A, CN 106067520A, CN 201610257386, CN-A-106067520, CN106067520 A, CN106067520A, CN201610257386, CN201610257386.3
【發(fā)明人】南谷廣治
【申請人】昭和電工包裝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