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伏組件接線盒,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屬于太陽能光伏組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光伏組件接線盒,多為盒體與盒蓋的組合形式,且盒體中安裝有匯流條、二極管等電氣部件。隨著智能組件的出現(xiàn),光伏組件接線盒的內(nèi)容得到了充實,因為控制電路的介入;同時,形式也發(fā)生了變化??紤]到電子部件失效的可能性,為了保證光伏組件整體25年壽命,在智能電子部件發(fā)生故障時,需要及時對其進行更換。因此,容易失效的電子部件被集成到盒蓋上(傳統(tǒng)的是組裝在盒體內(nèi)),此時則需要將盒蓋中的電子部件與盒體中的匯流條進行連接,以實現(xiàn)光伏組件的電能輸出及智能電路的正常工作。
[0003]圖1示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連接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集成在盒蓋上的針腳⑴在插入到插座(2)中時,由于:1.插座插口尺寸一定,要求針腳位置較為精確,如出現(xiàn)位置偏差,則導致盒蓋無法與盒體配合;2.插座中插槽寬度大于針腳厚度,插入后,針腳與插座接觸不夠充分,增大了接觸電阻的同時,也不能保證信息的充分傳輸。
[0004]我們知道,光伏組件的發(fā)展趨勢是降低組件的串聯(lián)電阻,從而實現(xiàn)效率的提升,而接觸電阻的增大,無疑將導致組件電池端效率提升的努力付諸東流。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光伏組件接線盒存在的安裝不方便、接觸電阻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裝置,降低接觸電阻并使接線盒的安裝變得更加便利。
[0006]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包括集成于盒蓋上的針腳以及設置于盒體上的接觸電極,所述針腳可與接觸電極接觸形成電氣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彈片,所述彈片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導向部、向外傾斜的第二導向部以及垂直部,所述接觸電極安裝于盒體內(nèi)的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接觸電極安裝于第一支座上,彈片通過一彈性支撐件連接于第二支座上,在接觸電極與彈片的垂直部之間形成可夾持針腳的夾持部,且當彈性支撐件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夾持部的寬度小于針腳的厚度。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彈片上設置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使位置有偏差的針腳插入時,可自動導向,解決了因針腳錯位而無法插入的問題;彈性支撐件使彈片具有向接觸電極移動的趨勢,與接觸電極一起形成可夾持針腳的夾持部,對針腳進行夾持和固定,使針腳插入后可與接觸電極更為充分地接觸,降低接觸電阻,從而優(yōu)化光伏組件的整體性能;同時,使針腳在夾持部的連接更加緊密、穩(wěn)固。
[0008]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支撐件為彈簧。取材方便,效果好。
[0009]進一步地,所述針腳的長度與接觸電極的長度相當,夾持部的長度為針腳長度的2/5?3/5。針腳插入后可與接觸電極更為充分地接觸,降低接觸電阻,從而優(yōu)化光伏組件的整體性能。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導向部與夾持部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15-25°。具有較長的導向距離和更好的導向效果。
[0011]綜上,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地接線盒內(nèi)針腳與接觸電極之間的接觸電阻,同時,使接線盒的安裝和維修、更換變得更加便利。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3]圖2、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4]圖中,I為針腳,2為插座,3為接觸電極,4為彈片,41為第一導向部,42為第二導向部,43為垂直部,5為支座,51為第一支座,52為第二支座,6為彈性支撐件,7為夾持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實用新型中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的部分將參考現(xiàn)有技術。
[0016]如圖2-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包括集成于盒蓋上的針腳I以及設置于盒體上的接觸電極3,所述針腳I可與接觸電極3接觸形成電氣連接,還包括一彈片4,彈片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導向部41、向外傾斜的第二導向部42以及垂直部43,所述接觸電極3安裝于盒體內(nèi)的支座5上,所述支座5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支座51和第二支座52,接觸電極3安裝于第一支座51上,彈片4通過一彈性支撐件6連接于第二支座52上,在本實施例中,彈性支撐件為一彈簧,在接觸電極3與彈片的垂直部43之間形成可夾持針腳的夾持部7,且當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夾持部7的寬度Dl小于針腳的厚度D2。
[0017]針腳I的長度與接觸電極3的長度相當,其長度關系可以為相等、略大于或略小于;夾持部7的長度為針腳I長度的2/5?3/5,在本實施例中,夾持部7的長度為針腳I長度的1/2。第二導向部42與夾持部7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15-25°,在本實施例中為20°。
[0018]接觸電極3的材料為金屬或具有導電性能的其它材料。
[0019]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彈片上設置第一和第二導向部,使位置有偏差的針腳插入時,可自動導向,解決了因針腳錯位而無法插入的問題;在彈片與第二支座之間設置彈簧,且當彈簧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夾持部的寬度小于針腳的厚度,從而,當針腳插入夾持部時,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并提供給彈片一個向接觸電極移動力,從而對針腳進行夾緊和固定,使針腳插入后可與接觸電極更為充分地接觸,降低接觸電阻,從而優(yōu)化光伏組件的整體性能;同時,使針腳在夾持部的連接更加緊密、穩(wěn)固。
[0020]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主權(quán)項】
1.一種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包括集成于盒蓋上的針腳以及設置于盒體上的接觸電極,所述針腳可與接觸電極接觸形成電氣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彈片,所述彈片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導向部、向外傾斜的第二導向部以及垂直部,所述接觸電極安裝于盒體內(nèi)的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接觸電極安裝于第一支座上,彈片通過一彈性支撐件連接于第二支座上,在接觸電極與彈片的垂直部之間形成可夾持針腳的夾持部,且當彈性支撐件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夾持部的寬度小于針腳的厚度。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支撐件為彈簧。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針腳的長度與接觸電極的長度相當,夾持部的長度為針腳長度的2/5~3/5。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向部與夾持部的長度方向的夾角為15-2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光伏組件接線盒內(nèi)的電氣連接結(jié)構(gòu),包括集成于盒蓋上的針腳以及設置于盒體上的接觸電極,所述針腳可與接觸電極接觸形成電氣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彈片,所述彈片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水平的第一導向部、向外傾斜的第二導向部以及垂直部,所述接觸電極安裝于盒體內(nèi)的支座上,所述支座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接觸電極安裝于第一支座上,彈片通過一彈性支撐件連接于第二支座上,在接觸電極與彈片的垂直部之間形成可夾持針腳的夾持部,且當彈性支撐件處于自然狀態(tài)時,夾持部的寬度小于針腳的厚度。本實用新型可有效地降低接觸電阻,使接線盒的安裝和維修、更換變得更加便利。
【IPC分類】H01R13/24, H02S40/34
【公開號】CN204633703
【申請?zhí)枴緾N201520245929
【發(fā)明人】于俊, 張圣成, 鄧士鋒, 全鵬
【申請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9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