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毛片免费看,老师老少妇黄色网站,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伊人黄片子

可彎折機構及可彎折顯示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64088閱讀:269來源:國知局
可彎折機構及可彎折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彎折機構及采用此可彎折機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軟性顯示面板具有薄型、輕量化及可彎曲的特性,軟性顯示面板的應用趨向多樣性發(fā)展。軟性顯示面板可通過彎折或卷收的方式來縮小其占有空間。就彎折方式而言,施加在軟性顯示面板上的張力必須獲得控制,軟性顯示面板本身不能受到擠壓造成永久性折痕,而軟性顯示面板在使用時需要整面受到支撐。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彎折機構,適用于可彎折顯示裝置。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彎折顯示裝置,適用于提供大顯示面積及占有小收藏空間。

本發(fā)明的一種可彎折機構,適用于連接在多個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以展開或彎曲安裝在各承載單元的承載表面上的軟性顯示面板??蓮澱蹤C構包括主要軌道及主要轉軸。主要軌道固接于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主要轉軸固接于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的另一并耦接至主要軌道,以在主要軌道內(nèi)平移及旋轉。

本發(fā)明的一種可彎折顯示裝置,其包括多個承載單元、軟性顯示面板及至少一對可彎折機構。各承載單元具有承載表面。軟性顯示面板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上。這對可彎折機構連接于這些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各可彎折機構包括主要軌道及主要轉軸。主要軌道固接于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主要轉軸固接于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的另一并耦接至主要軌道,以在主要軌道內(nèi)平移及旋轉。

本發(fā)明的一種可彎折顯示裝置,其包括多個承載單元、軟性顯示面板及 至少一對可彎折機構。各承載單元具有承載表面。軟性顯示面板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上。這對可彎折機構連接于這些承載單元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兩相鄰的承載單元彼此相對移動。各可彎折機構包括軸部、軸承及止擋部。軸部固接于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軸承固接于兩相鄰的承載單元的另一并與軸部配合,使得軸部與軸承彼此相對旋轉。止擋部固接于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之一或另一。當止擋部相對地止擋兩相鄰的承載單元,這些承載表面有間隔地配置。

基于上述,在本發(fā)明中,經(jīng)由可彎折機構連接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使得承載單元之間彼此相對運動(例如平移、旋轉或兩者同時),以彎曲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可經(jīng)由向內(nèi)彎折或向外彎折的運作方式,將軟性顯示面板隱藏或暴露出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

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所附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A至圖2D為圖1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3A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3B及圖3C為兩相鄰承載單元與可彎折機構的實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4A至圖4D為圖3A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6A至圖6D為圖5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8A至圖8D為圖7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9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可彎折顯示裝置于展開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11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2為圖11的可彎折顯示裝置于展開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13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4為圖13的可彎折顯示裝置于展開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15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6為圖16的可彎折顯示裝置于展開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17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8為圖18的可彎折顯示裝置于展開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19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0為圖20的可彎折顯示裝置于展開的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21A至圖21C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22A至圖22B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23A至圖23B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24A至圖24B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25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6A至圖26C為圖25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27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28A至圖28C為圖25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轉換過程的示意圖;

圖29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30A至圖30C分別為圖29的可彎折顯示裝置呈現(xiàn)平坦狀態(tài)、內(nèi)折狀態(tài)及外折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31A及圖31B分別為本發(fā)明的另一實施例的可彎折顯示裝置于展開狀態(tài)與折疊狀態(tài)的示意圖;

圖32A及圖32B為兩相鄰承載單元與可彎折機構的實體模型的示意圖;

圖33A及圖33B分別為圖32A及圖32B的兩相鄰承載單元與可彎折機構的實體模型于組合后呈現(xiàn)展開狀態(tài)及內(nèi)折狀態(tài)的示意圖。

符號說明

100:可彎折顯示裝置

110:承載單元

110a:承載表面

110b:偏軸

120:軟性顯示面板

130:可彎折機構

131:主要軌道

131a:第一主要位置點

131b:第二主要位置點

131c:擺動段

131d:同動段

131e:第三主要位置點

132:主要轉軸

133:輔助軌道

133a:第一輔助位置點

133b:第二輔助位置點

134:輔助轉軸

136:連接元件

138:轉軸

139a:軸部

139b:軸承

139c:止擋部

A:軸線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考圖1及圖2A,在本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兩個承載單元110、軟性顯示面板120及一對可彎折機構130。各承載單元110具有承載表面110a。軟性顯示面板120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110a上。這對可彎折機構130連接這兩個承載單元110,使得這兩個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移動,以展開或彎曲軟性顯示面板120。

在本實施例中,各可彎折機構130包括主要軌道131及主要轉軸132。主要軌道131固接于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之一(例如左側的承載單元110)并具有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及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主要轉軸132固接于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的另一(例如右側的承載單元110)并耦接至主要軌道131,以在主要軌道131內(nèi)平移及旋轉。

如圖2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 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2A至圖2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于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于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旋轉,如圖2B所示,當向內(nèi)(往上)彎折軟性顯示面板120時,部分右側的承載單元110會向下位移。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單元110是左凸右凹設計,其中主要轉軸132是設置在右(凹)的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上,所以當彎折時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會往下位移。因此,可以消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張力。

如圖2B至圖2D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如圖2D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jīng)Q定或控制,機構設計者可以依據(jù)軟性顯示面板120的撓曲能力或者使用情境來調(diào)整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折狀態(tài)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于折疊區(qū)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在圖1及圖2A至圖2D所示的實施例中,已揭露經(jīng)由單軌與單軸向內(nèi)彎折的運作方式。在圖3A及圖4A至圖4D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jīng)由雙軌與雙軸向內(nèi)彎折的運作方式。

請參考圖3A及圖4A,相較于圖1及圖2A的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的各可彎折機構130還包括輔助軌道133及輔助轉軸134。輔助軌道133固接于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之一(例如左側的承載單元110)并具有第一輔助位置點133a及第二輔助位置點133b。輔助轉軸134固接于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的另一(例如右側的承載單元110)并耦接至輔助軌道133,以在輔助軌道133內(nèi)平移及旋轉。其中通過輔助軌道133與輔助轉軸134的設置,可以幫助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展開與折疊過程更加平穩(wěn)。

在圖3B及圖3C中,繪示兩相鄰承載單元110與可彎折機構130的實體模型,主要軌道131及輔助軌道133設在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而主要轉軸132及輔助轉軸134則設在右側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 出的一部分。

如圖4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移動至位于輔助軌道133的第一輔助位置點133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且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位于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同一側。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4A至圖4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于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于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旋轉。如圖4B所示,當向內(nèi)(往上)彎折軟性顯示面板120時,部分右側的承載單元110會向下位移。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單元110是左凸右凹設計,其中主要轉軸132是設置在右(凹)的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上,所以當彎折時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會往下位移。因此,可以消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張力。

如圖4B至圖4D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移動至位于輔助軌道133的第二輔助位置點133b,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如圖4D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jīng)Q定或控制,機構設計者可以依據(jù)軟性顯示面板120的撓曲能力或者使用情境來調(diào)整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折狀態(tài)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于折疊區(qū)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在本實施例中,輔助軌道133包括擺動段133c及延續(xù)自擺動段133c的同動段133d。如圖4A至圖4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在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旋轉且輔助轉軸134沿著擺動段133c旋轉及平移時,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沿著對應的主要轉軸132彼此相對旋轉。如圖4B至圖4C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的同動段133d移動時,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旋轉及平移。

在圖1及圖2A至圖2D所示的實施例中,已揭露經(jīng)由單軌與單軸向內(nèi)彎折的運作方式。如圖2A所示,當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時,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位于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同一側。在圖5 及圖6A至圖6D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jīng)由單軌與單軸向外彎折的運作方式。如圖6A所示,當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時,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分別位于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兩側。

如圖6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6A至6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于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于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旋轉。如圖4B所示,當向外(往下)彎折軟性顯示面板120時,部分右側的承載單元110會向上位移。在本實施例中,承載單元110是左凸右凹設計,其中主要轉軸132是設置在右(凹)的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上,所以當彎折時承載單元110的延伸部會往上位移。因此,可以消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張力。

如圖6B至圖6D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背對背,如圖6D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jīng)Q定或控制,機構設計者可以依據(jù)軟性顯示面板120的撓曲能力或者使用情境來調(diào)整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折狀態(tài)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于折疊區(qū)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值得注意的是,如圖5所示,在向外彎折的運作方式下,這兩相鄰承載單元110之間存在間距g(縮減左側的承載單元110的凸出部),以不影響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彎曲,例如避免位于彎折區(qū)的軟性顯示面板120向外彎折時頂?shù)阶髠鹊某休d單元110的凸出部。

在圖3A及圖4A至圖4D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jīng)由雙軌與雙軸向內(nèi)彎折的運作方式。如圖4A所示,當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時,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位于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同一側。在圖7及圖8A至圖8D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jīng)由雙軌與雙軸向外彎折的運作方式。如圖8A所示,當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時,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分別位于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兩側。

如圖8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移動至位于輔助軌道133的第一輔助位置點133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且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分別位于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兩側。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8A至圖8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于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于左側的承載單元110旋轉。

如圖8B至圖8D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且輔助轉軸134沿著輔助軌道133移動至位于輔助軌道133的第二輔助位置點133b,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背對背。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完成折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如圖7所示,在向外彎折的運作方式下,這兩相鄰承載單元110之間存在間距g,以不影響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彎曲。

相較于圖1及圖2A的單軌內(nèi)折的實施例,在圖9及圖10的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折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釘書針的方式向內(nèi)彎折,完成折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在圖11及圖12的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折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類似釘書針的方式向外彎折,完成折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在圖13及圖14的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折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Z字形的方式彎折,完成折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

相較于圖3A及圖4A的雙軌內(nèi)折的實施例,在圖15及圖16的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折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釘書針的方式向內(nèi)彎折,完成折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在圖17及圖18的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折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類似釘書針的方式向外彎折,完成折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在圖19及圖20的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三個承載單元110及兩對可彎折機構130,而這些承載單元110可以Z字形的方式彎折,完成折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

在圖1及圖2A的單軌內(nèi)折的實施例中,主要軌道131與軟性顯示面板120位于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同一側而突出自這些承載表面110a。然而,在圖21A的實施例中,可彎折機構130的主要軌道131下降至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下方,且主要轉軸132也下降至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下方。因此,如圖21A至圖21C所示,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平移及旋轉。依照所設定的下降距離及所限定的旋轉角度,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可彼此傾斜或垂直,以彎曲軟性顯示面板120的至少一部分。此外,相似于圖21A至圖21C的實施例,如圖22A至圖22B所示,多個承載單元110可經(jīng)由多個可彎折機構130彼此相對平移及旋轉,使得這些承載單元110彎折軟性顯示面板120的部分。通過主要軌道131及主要轉軸132的下降設計,可減少各可彎折機構130所占的整體高度。

在圖23A及圖23B的實施例中,采用三個以上的承載單元110及兩個以上的可彎折機構130,其中可彎折機構130可以是上述這些實施例之一,使得軟性顯示面板120可向內(nèi)卷收。此外,在圖24A及圖24B的實施例中,采用三個以上的承載單元110及兩個以上的可彎折機構130,其中可彎折機構130可以是上述這些實施例之一,使得軟性顯示面板120可向外卷收。

在圖25及圖26A的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兩個承載單元110、軟性顯示面板120及至少一對可彎折機構130。各承載單元110具有承載表面110a。軟性顯示面板120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110a上。各可彎折機構130連接于這些承載單元110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移動,各可彎折機構130包括連接元件136及一對轉軸138。這對轉軸138將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分別樞接至連接元件136。如圖26A至圖26C所示,各承載單元110經(jīng)由對應的轉軸138相對于連接元件136旋轉。因此,當各承載單元110經(jīng)由對應的轉軸138相對于連接元件136旋轉預設角度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如圖26C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這對對轉軸138的距離決定,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折狀態(tài)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于折疊區(qū)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在圖25及圖26A至圖26C所示的實施例中,已揭露經(jīng)由雙軸向內(nèi)彎折的運作方式。在圖27及圖28A至圖28C所示的實施例中,將揭露經(jīng)由雙軸 向外彎折的運作方式。如圖28A至圖28C所示,各承載單元110經(jīng)由對應的轉軸138相對于連接元件136旋轉。因此,當各承載單元110經(jīng)由對應的轉軸138相對于連接元件136旋轉預設角度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背對背。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完成折疊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動作。值得注意的是,如圖27所示,在向外彎折的運作方式下,這兩相鄰承載單元110之間存在間距g,以不影響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彎曲。

請參考圖29及圖30A,相較于圖1及圖2A的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的各可彎折機構130的主要軌道131更朝向承載表面110a的另一側延伸,因而達到單軌內(nèi)折及單軌外折的功能。具體說明如下。

如圖30A圖所示,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30A及圖30B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于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于左側的承載單元110逆時鐘地旋轉。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二主要位置點131b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如圖30B所示,其中兩承載表面110a的間距將由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jīng)Q定或控制,機構設計者可以依據(jù)軟性顯示面板120的撓曲能力或者使用情境來調(diào)整主要軌道131的曲率半徑,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彎折狀態(tài)下可以保有其曲率半徑,使得位于折疊區(qū)的軟性顯示面板120不會受到擠壓。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如圖30A及30C所示,當主要轉軸132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一主要位置點131a時,主要轉軸132相對于主要軌道131的自轉使得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相對于左側的承載單元110順時鐘地旋轉。當主要轉軸132沿著主要軌道131移動至位于主要軌道131的第三主要位置點131e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彼此背對,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背對背。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圖30A至圖30C的主要軌道131在承載表面110a的上方和下方的分段的曲率半徑也可以是不同。

在上述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所有旋轉均是有限度的旋轉。因此,在上述實施例中,可經(jīng)由至少一個檔塊或至少一個止擋部來限制旋轉的角度范圍,以確保軟性顯示面板120能夠處于展開狀態(tài)或在彎曲后不產(chǎn)生折痕。

在圖31A及圖31B的實施例中,可彎折顯示裝置100包括兩個承載單元110、軟性顯示面板120及至少一對可彎折機構130。各承載單元110具有承載表面110a。軟性顯示面板120安裝在這些承載表面110a上。各可彎折機構130連接于這些承載單元110的兩相鄰者之間,使得這兩相鄰的承載單元110彼此相對移動。各可彎折機構130包括軸部139a及軸承139b,而軸部139a及軸承139b相互配合,使得軸部139a與軸承139b可彼此沿著軸線A相對旋轉。各承載單元110的偏軸110b(或連接軸)則遠離軸線A有一段距離來固接至軸部139a或軸承139b,且這兩段距離不同。因此,各承載單元110可沿著軸線A作衛(wèi)星運動,因而相對于軸線A改變這些承載表面110a的相對位置。如圖31B所示,右側的承載單元110翻轉至左側的承載單元110的上方。因此,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且面對面地配置,使得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在圖32A及圖32B中,繪示兩相鄰承載單元110與可彎折機構130的實體模型,其組裝后如圖33A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各可彎折機構130還可包括止擋部139c。軸部139a可形成自圖32A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而軸承139b及止擋部139c則可形成自圖32A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在另一實施例中,止擋部139c也可形成自圖32B的承載單元110所延伸出的一部分。

如圖33A所示,這兩個承載單元110經(jīng)由這對可彎折機構130相互旋轉至相互并攏,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相互平行配置,且這些承載表面110a向下偏離軸部139a的軸線A。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在使用時可受到這些承載表面110a所支撐。

如圖33A至圖33B所示,當軸部139a相對于軸承139b旋轉至承載單元110抵靠于止擋部139c時,這些承載表面110a有間隔地配置,使得這些承載表面110a面對面。因此,軟性顯示面板120的局部可在不超過變形的程度下被彎曲。

圖31A及圖31B的實施例是內(nèi)折形式。不過,也可將圖31A及圖31B的實施例仿造上述實施例的方式,改為外折形式,于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在本發(fā)明中,經(jīng)由可彎折機構連接兩相鄰的承載單元,使得承載單元之間彼此相對運動(例如平移、旋轉或兩者同時),以彎曲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此外,可經(jīng)由向內(nèi)彎折或向外彎折的運作方式,將軟性顯示面板隱藏或暴露出軟性顯示面板的至少一部分。

雖然結合以上實施例公開了本發(fā)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內(nèi),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附上的權利要求所界定的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