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汽車電子配件領域,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汽車功能輔助裝置以及運用了該汽車功能輔助裝置的汽車。
背景技術: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數(shù)量逐年上漲。人們在購買汽車時,出于對行車安全性的考慮,除了注重汽車的駕駛性能外,還會注重其他輔助功能。例如在車內安裝行車記錄儀,既保證行車過程的安全性,也能保護車主的合法權益;在車內安裝pm2.5檢測儀,用來檢測車內的pm2.5含量,便于車主檢測車內空氣環(huán)境,從而有效防止車內空氣環(huán)境受到污染;在車內安裝車載診斷系統(tǒng),以隨時監(jiān)控發(fā)動機的運行狀況和尾氣處理系統(tǒng)的工作狀態(tài);等等。
現(xiàn)有技術中,上述若干輔助裝置是安裝在車內的不同位置的,且通常各輔助裝置的體積相對較大,一方面不利于對各輔助裝置的安裝和維護,另一面則占用車內較大的空間,導致原本就十分有限的汽車空間變得更加狹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汽車功能輔助裝置,其特點是各嵌入模塊的功能互不相同,且彼此獨立;同時,各模塊內結構緊湊,使得各模塊具有較小的體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的小型化。
相應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汽車,該汽車運用了上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汽車功能輔助裝置,其包括至少兩個依次連接的功能模塊,任意兩個相鄰功能模塊之間設有相匹配的銜接結構,并且任意兩個相鄰功能模塊之間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銜接結構包括在任意兩個相鄰功能模塊上設置的相匹配的卡槽和/或卡勾。
進一步地,所述卡勾上開設有限位槽,各功能模塊內部對應所述卡槽處設有能夠與所述限位槽相嵌合的限位部。
可選地,所述銜接結構包括在任意兩個相鄰功能模塊上設置的相匹配的限位孔和/或限位件,以便通過使所述限位孔和限位件相對旋轉一定角度而實現(xiàn)相鄰兩功能模塊之間的銜接。
可選地,所述銜接結構包括在任意兩個相鄰功能模塊中處于上端的功能模塊的下端面沿邊緣向下延伸并向內折彎形成的卡位結構,以及處于下端的功能模塊的上端開設的能夠與所述卡位結構嵌合的卡位部;或者,所述銜接結構包括在任意兩個相鄰模塊中處于下端的功能模塊的上端面沿邊緣向上延伸并向內折彎形成的卡位結構,以及處于上端的功能模塊的下端開設的能夠與所述卡位結構嵌合的卡位部。
具體地,所述功能模塊之一為顯示模塊,所述顯示模塊包括第一殼體及設于所述第一殼體內的第一通信電路板、第一功能電路板、顯示屏、透明窗和調節(jié)按鈕,所述第一殼體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第一下殼蓋、第一外殼和第一上殼蓋,所述第一通信電路板設于所述第一下殼蓋上,該第一通信電路板上設有用于與設于所述顯示模塊下端的功能模塊實現(xiàn)電連接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下殼蓋開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部相適應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設于靠近所述第一上殼蓋的一端,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和第一上殼蓋之間依次設有所述顯示屏和透明窗,所述調節(jié)按鈕嵌設在所述第一上殼蓋上,所述第一通信電路板、顯示屏、第一功能電路板電連接。
具體地,所述功能模塊之一為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包括第二殼體及設于所述殼體內的第二通信電路板、傳感器和第二功能電路板,所述第二殼體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第二下殼蓋、第二外殼和第二上殼蓋,所述第二通信電路板設于所述第二下殼蓋上,所述通信電路板上設有用于與設于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下端的功能模塊實現(xiàn)電連接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下殼蓋開設有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適應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功能電路板設于靠近所述第二上殼蓋的一端,所述第二功能電路板設有用于與設于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上端的功能模塊實現(xiàn)電連接的第一彈性連接件,所述第二上殼蓋開設有與所述第一彈性連接件相適應的第一讓位孔,所述傳感器設于所述第二通信電路板與第二功能電路板之間,所述第二通信電路板、傳感器、第二功能電路板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外殼開設有空氣連通孔以便于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內外空氣的流通。
具體地,所述功能模塊之一為胎壓監(jiān)測模塊,所述胎壓監(jiān)測模塊包括第三殼體及設于所述殼體內的第三通信電路板和第三功能電路板,所述第三殼體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第三下殼蓋、第三外殼和第三上殼蓋,所述第三通信電路板設于所述第三下殼蓋上,所述第三通信電路板上設有用于與設于所述胎壓監(jiān)測模塊下端的功能模塊實現(xiàn)電連接的第三連接部,所述第三下殼蓋開設有與所述第三連接部相適應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功能電路板設于靠近所述第三上殼蓋的一端,所述第三功能電路板設有用于與設于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上端的功能模塊或顯示模塊實現(xiàn)電連接的第二彈性連接件,所述第三上殼蓋開設有與所述第二彈性連接件相適應的第二讓位孔,所述第三功能電路板與所述第三通信電路板電連接。
可選地,所述功能模塊為gps導航模塊、dvr錄像模塊、obd模塊、防盜模塊、一鍵啟動模塊、音樂播放模塊、報警模塊和/或主控制模塊。
可選地,所述功能模塊之一為設于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底部的底座,以便于安放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汽車,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
優(yōu)選地,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放置于所述汽車內的主駕駛和副駕駛之間的杯架中。
相比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的方案具有以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中,通過設置銜接結構,可實現(xiàn)任意兩個相鄰的功能模塊之間的連接,實現(xiàn)功能模塊的集成化,因此可靈活調整該汽車功能輔助裝置的安裝位置,車主可根據實際需要將其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并且,每個模塊都不受其他模塊的影響,可獨立工作,因此可根據實際需要增加或減少某些功能模塊。
通過在兩個相鄰功能模塊上設置卡勾和/或卡槽,并通過卡勾和卡槽的配合可實現(xiàn)兩相鄰功能模塊的銜接;進一步,在所述卡勾上開設限位槽,并在對應的功能模塊內設置能夠與所述限位槽嵌合的限位部,可防止兩功能模塊在連接后因產生較大角度的相對轉動。
通過在兩個相鄰功能模塊上設置限位孔和/或限位件,將所述限位件嵌入所述限位孔后,使二者旋轉一定角度,可實現(xiàn)兩相鄰功能模塊的銜接。
通過在兩個相鄰功能模塊上設置卡位結構和/或卡位部,并通過所述卡位結構和卡位部之間的相互卡位,可實現(xiàn)兩相鄰功能模塊的銜接。
本發(fā)明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包括顯示模塊,各功能模塊監(jiān)測汽車內外的不同參數(shù),并將監(jiān)測結果轉化為數(shù)據、語音和/圖標等信號,進而通過顯示模塊將監(jiān)測結果顯示出來,以供車主了解,從而便于對汽車進行維修和維護,以及及時調節(jié)車內的環(huán)境。
傳統(tǒng)技術中,胎壓監(jiān)測模塊、車載診斷系統(tǒng)等裝置是設置在汽車內不同位置的,而本發(fā)明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相對于傳統(tǒng)的設置而言,將原來分布在車內不同位置的裝置模塊化、集成化,且各模塊內結構緊湊,使得各模塊具有較小的體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的小型化。
本發(fā)明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包括但不限于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gps導航模塊、胎壓監(jiān)測模塊、dvr錄像模塊、obd模塊、防盜模塊、一鍵啟動模塊、音樂播放模塊、報警模塊和主控制模塊等,通過模塊化,將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塊集成為一體,從而通過單一裝置實現(xiàn)多個功能。
本發(fā)明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這些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fā)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本發(fā)明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的一種典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圖1中的顯示模塊從底面觀測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中的顯示模塊和圖4中的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連接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
圖7為圖1中的顯示模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的顯示模塊的分解示意圖;
圖9為圖1中的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從另一個角度觀測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的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中的胎壓監(jiān)測模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中的胎壓監(jiān)測模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為圖1中的底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圖13中的底座的分解示意圖;
圖15為圖1中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的俯視圖;
圖16為圖15中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沿a-a向的剖視圖;
圖17為圖15中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沿b-b向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fā)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如果已知技術的詳細描述對于示出本發(fā)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則將其省略。
本發(fā)明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包括至少兩個依次連接的功能模塊,且任意兩個功能模塊功能設在兩個功能模塊上的銜接結構配合以實現(xiàn)穩(wěn)固連接,并且,任意兩個相鄰的功能模塊之間電連接。
圖1至圖17共同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的一種典型實施例。
請結合圖1和圖2,本發(fā)明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包括由上而下依次連接的第一功能模塊100、第二功能模塊200、第三功能模塊300和第四功能模塊400,且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第二功能模塊200、第三功能模塊300和第四功能模塊400依次電連接。為實現(xiàn)相鄰兩功能模塊間的穩(wěn)固連接,所述第一功能模塊400與所述第二功能模塊300之間、所述第二功能模塊300與第三功能模塊200之間以及所述第三功能模塊200與第四功能模塊100之間皆設有相互匹配的銜接結構,各銜接結構用于將相鄰兩功能模塊連接并固定相鄰兩功能模塊的相對位置。優(yōu)選地,處于底部的第四功能模塊100可固定于汽車內。
在上述設計中,通過在相鄰兩功能模塊之間設置銜接結構,可將相鄰兩功能模塊進行穩(wěn)固連接。同時,任意兩功能模塊之間還可嵌入一個或多個功能模塊,各功能模塊具有不同的功能,彼此可獨立工作,當取下其中一個或多個功能模塊后,其他模塊不受影響,依次將所有功能模塊連接后仍可正常工作,因此可根據需要增加或取下具有特定功能的功能模塊。
請結合圖2至圖6,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和第二功能模塊200之間設有相匹配的卡勾和/或卡槽。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上端設有至少一個卡槽201,對應地,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的下端設有至少一個卡勾101,所述卡勾101能夠嵌入所述卡槽201中,從而將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和第二功能模塊200連接。優(yōu)選地,為使得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與第二功能模塊200連接較為牢固,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上端沿邊緣等間距設置3個所述卡槽201,對應地,在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下端邊緣等間距設置3個所述卡勾101。
進一步地,各卡勾101上開設有限位槽1011,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內部對應各卡槽101的位置處則對應設有限位部2011。安裝時,將所述卡勾101扣入所述卡槽201后,所述限位部2011則嵌入所述限位槽1011中,從而防止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和第二功能模塊200之間產生較大角度的相對轉動。
當然,所述卡槽201和卡勾101的位置可對調,換言之,可在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上端設置卡勾,在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下端設置卡槽;或者,在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上端同時設置卡勾和卡槽,在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下端也同時設置卡勾和卡槽,只要各卡勾和各卡槽能夠對應連接即可。
進一步優(yōu)選地,其中一個卡槽相對于另外兩個卡槽的尺寸較大,對應地,其中一個卡勾相對于另一個卡勾的尺寸較大,以起到防呆作用,便于安裝。
同理,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與第三功能模塊300之間以及所述第三功能模塊300與第四功能模塊400之間亦通過上述各種方式進行安裝連接,故不贅述。
另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和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之間設有相匹配的限位孔和/或限位件。具體地,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上端面中央開設有限位件(未圖示,下同),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的下端面中央設有限位孔(未圖示,下同),可選地,所述限位孔和限位件皆呈十字形、一字形或三角形,所述限位件與限位孔的尺寸吻合,且所述限位孔內部沿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上端面寬度方向預留有容置空間。安裝時,將所述限位件套入所述限位孔中,然后小角度旋轉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或第二功能模塊200,使得所述限位件與其套入限位孔時的位置錯開,從而可防止所述限位件從所述限位孔中脫落,因此通過此方式可將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和第二功能模塊200進行連接。另一種方案中,所述限位件和限位孔的位置可對調,換言之,可在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的上端面中央設置限位孔,在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的下端面中央設置限位件,但考慮到當在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的下端面設置限位件時,若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下端未與其他功能模塊連接時,則容易導致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放置不穩(wěn),因此在無其他輔助設備或特定裝置可克服該缺陷時,一般不采用此方案。
同理,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與第三功能模塊300之間以及所述第三功能模塊300與第四功能模塊400之間亦通過上述各種方式進行安裝連接,故不贅述。
再一種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和第二功能模塊200之間設有相匹配的卡位結構和/或卡位部。具體地,在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的下端面沿邊緣向下延伸并向內折彎形成卡位結構(未圖示,下同),優(yōu)選地,所述卡位結構的數(shù)目為3個,每兩個卡位結構之間等間距設置;對應地,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的上端開設有能夠與所述卡位結構嵌合的卡位部(未圖示,下同),優(yōu)選地,所述卡位部的數(shù)目也為3個,且所述卡位部的尺寸與兩個卡位結構之前的間距相同。安裝時,先將所述卡位部卡入對應的兩卡位結構的間隙中,然后旋轉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使各卡位結構皆嵌入對應的卡位部中,從而實現(xiàn)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與第二功能模塊200的連接。當然,所述卡位結構和卡位部的位置可調換,換言之,在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上端面開設所述卡位結構,在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的下端面設置所述卡位部。
同理,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與第三功能模塊300之間以及所述第三功能模塊300與第四功能模塊400之間亦通過上述各種方式進行安裝連接,故不贅述。
優(yōu)選地,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通過電源線與汽車建立電連接,從而通過汽車為其供電。當然,也可在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內設置電池模塊,通過內置電池為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整體供電。
請結合圖7至圖8以及圖15至圖17,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為顯示模塊。具體地,所述顯示模塊100包括第一殼體(未標號,下同),所述第一殼體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第一下殼蓋11、第一外殼12和第一上殼蓋13。所述第一殼體內部設有第一通信電路板14、第一功能電路板15、顯示屏162、透明窗164和調節(jié)按鈕17等主要零部件。其中,所述通信電路板14用于使該顯示模塊100與其他功能模塊建立電連接,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15上集成有分析其收集到的各項數(shù)據的電路、實現(xiàn)顯示功能的電路等。具體地,所述第一通信電路板14設于所述第一下殼蓋11上,且所述第一通信電路板14上靠近所述第一下殼蓋11的一面上設有用于與其他結構或裝置建立電連接的第一連接部141,因此,所述第一下殼蓋11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部141對應的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15設于靠近所述第一上殼蓋13的一端,具體地,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15上開設有第一安裝孔(未圖示,下同),通過第一固定件132貫穿所述第一安裝孔進而與所述第一上殼蓋13連接,可將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15固定。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15與所述第一通信電路板14電連接。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15與所述第一上殼蓋13之間形成的空間用于放置顯示單元(未標號,下同),所述顯示單元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支架161、顯示屏162、墊片163、透明窗164、遮光片165和裝飾件166,所述支架161用于支撐所述顯示屏162,具體地,所述第一功能電路板15上設有連接孔(未圖示,下同),所述支架161上的連接件1611嵌入所述連接孔中,可將所述支架161固定;所述顯示屏162與所述第一通信電路板14、第一功能電路板15電連接,用于顯示各功能模塊所測得的數(shù)據和信息;所述墊片163對所述顯示屏162起保護作用,可防止所述顯示屏162受到所述透明窗164的擠壓而損壞;所述透明窗164則便于使用者能夠觀察到所述顯示屏162所顯示的各種數(shù)據和信息;對應地,所述第一上殼蓋13上開設有與所述顯示屏162相匹配的顯示窗131;所述遮光片165用于防止所述裝飾件166的槽位透光而影響所述顯示模塊100內整圈呼吸燈(未圖示)的發(fā)光效果。此外,所述顯示模塊100上端還設有與所述顯示單元電連接的調節(jié)按鈕17,通過調節(jié)所述調節(jié)按鈕17可切換所述顯示屏162所要顯示的不同數(shù)據或信息。此外,所述第一外殼11上還設有至少一個usb插孔121,當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得到汽車的供電后,通過該usb插孔121連通對應的usb接口可為其他電子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充電,同時也可用于連通所述顯示模塊100上的usb接口以與外部裝置進行數(shù)據傳輸。
當然,在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中可以不包含所述顯示模塊100,而用其他裝置替代。例如,將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與帶有顯示屏的移動終端建立無線連接,定時更新數(shù)據和信息并傳送到移動終端上,進而可在該移動終端上顯示相關數(shù)據和信息;或者,將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與汽車內的電子顯示裝置建立無線連接,通過該電子顯示裝置顯示相關數(shù)據和信息。
請結合圖9至圖10以及圖15至圖17,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功能模塊200為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包括第二殼體(未標號,下同),所述第二殼體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第二下殼蓋21、第二外殼22和第二上殼蓋23。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外殼22和第二上殼蓋23一體化設計。所述第二殼體內部設有第二通信電路板24、傳感器25和第二功能電路板26等主要零部件,且所述第二通信電路板24、傳感器25和第二功能電路板26電連接。其中,所述第二通信電路板24用于使該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與其他功能模塊建立電連接,所述第二功能電路板26與所述傳感器25相配合,可處理并分析所述傳感器25所監(jiān)測而得的空氣成分數(shù)據等。所述第二通信電路板24設于所述第二下殼蓋21上,類似地,所述第二通信電路板24上靠近所述第二下殼蓋21的一面上設有第二連接部(未圖示,下同),而為便于所述第二連接部與其他結構或裝置建立電連接關系,所述第二下殼蓋21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連接部相對應的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功能電路板26設于靠近所述第二上殼蓋23的一端,具體地,所述第二功能電路板26上開設有第二安裝孔(未圖示,下同),通過第二固定件232貫穿所述第二安裝孔進而與所述第二上殼蓋23連接,可將所述第二功能電路板26固定;所述第二功能電路板26上設有第一彈性連接件261,所述第一彈性連接件261用于與所述第一功能模塊100中的第一連接部141電連接,因此,所述第二上殼蓋23上開設有第一讓位孔231,以便于所述第一彈性連接件261穿過所述第二上殼蓋23而與所述第一連接部141連接。所述傳感器25設于所述第二通信電路板24和第二功能電路板26之間,且所述傳感器25與第二下殼蓋21之間設有支撐墊27,用于支撐所述傳感器25,該傳感器25用于監(jiān)測車內空氣質量如pm2.5含量、tvoc(即總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等參數(shù),并將相關數(shù)據通過所述第二功能電路板26而傳送至所述顯示模塊100中,最終通過所述顯示屏162顯示出來。
進一步地,考慮到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的作用以及所述傳感器25的安裝位置,所述第二外殼22上開設有空氣連通孔221,從而便于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內外空氣的流通,增強監(jiān)測效果。
請結合圖11至圖12以及圖15至圖17,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功能模塊300為胎壓監(jiān)測模塊,所述胎壓監(jiān)測模塊300包括第三殼體(未標號,下同),所述第三殼體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第三下殼蓋31、第三外殼32和第三上殼蓋33。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外殼32和第三上殼蓋33一體化設計。所述第三殼體內部設有第三通信電路板34和第三功能電路板35等主要零部件,且所述第三通信電路板34和第三功能電路板35電連接。其中,所述第三通信電路板34用于使該胎壓監(jiān)測模塊300與其他功能模塊建立電連接,所述第三功能電路板35可獲取設于汽車輪胎內的胎壓計所測量的胎壓數(shù)據并進行分析。所述第三通信電路板34設于所述第三下殼蓋31上,類似地,所述第三通信電路板34上靠近所述第三下殼蓋31的一面上設有第三連接部(未圖示,下同),而為便于所述第三連接部與其他結構或裝置建立電連接關系,所述第三下殼蓋31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三連接部相對應的第三通孔311。所述第三功能電路板35設于靠近所述第三上殼蓋33的一端,具體地,所述第三功能電路板35上開設有第三安裝孔(未圖示,下同),通過第三固定件332貫穿所述第三安裝孔進而與所述第三上殼蓋33連接,可將所述第三功能電路板35固定;所述第三功能電路板35上設有第二彈性連接件351,所述第二彈性連接件351用于與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的第二連接部241連接,因此,所述第三上殼蓋33上開設有第二讓位孔331,以便于所述第二彈性連接件351穿過所述第三上殼蓋33而與所述第二連接部連接。所述胎壓監(jiān)測模塊300與設于汽車輪胎內的胎壓計建立無線連接,以獲取并更新汽車輪胎內的胎壓數(shù)據,進而傳送至所述顯示模塊100中,最終通過所述顯示屏162顯示出來。
當然,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和胎壓監(jiān)測模塊300的位置可以根據需要調換,而并不影響各自的功能。
請結合圖13和圖14,所述第四功能模塊400可設置為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的底座。所述底座400包括第四殼體(未圖示,下同)。所述第四殼體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第四下殼蓋41、第四外殼42和第四上殼蓋43,所述第四下殼蓋41下表面設有膠墊411,以增大與外界的摩擦從而便于所述底座400的擺放。所述第四殼體內部靠近所述第四上殼蓋的一端設有第四功能電路板44,具體地,所述第四功能電路板44上開設有第四安裝孔(未圖示,下同),通過第四固定件431貫穿所述第四安裝孔進而與所述第四上殼蓋43連接,可將所述第四功能電路板44固定;所述第四功能電路板44上設有用于與所述胎壓監(jiān)測模塊300中的第三連接部341連接的第三彈性連接件441,因此,所述第四上殼蓋43上開設有第三讓位孔431,以便于所述第三彈性連接件441穿過所述第四上殼蓋43而與所述第三連接部341連接。
另一種實施例中,當所述底座400僅具備支撐作用而無需電子功能時,可以不設置所述第四功能電路板44和第三彈性連接件441。
設置所述底座400有利于平穩(wěn)放置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
在另一種方案中,所述第四功能模塊400也可以設定為其他功能模塊,此時不需要通過所述底座也可將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平穩(wěn)放置或固定,例如在放置處設有可與任意功能模塊上的銜接結構穩(wěn)固連接的結構,或者通過捆綁的方式將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固定。
根據上述內容可知,將所述底座400、胎壓監(jiān)測模塊300、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和顯示模塊100依次組裝完整后,所述底座400、胎壓監(jiān)測模塊300、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和顯示模塊100可建立起電性連接關系,因此各嵌入模塊所測量或獲取的數(shù)據和信息可傳送至所述顯示模塊100中,最終通過所述顯示屏162顯示出來,方便車主查看。
上述各模塊的設計,將現(xiàn)有技術中分布在車內不同位置的裝置模塊化、集成化,且各模塊內結構緊湊,使得各模塊具有較小的體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的小型化。
當然,除了所述空氣質量監(jiān)測模塊200和胎壓監(jiān)測模塊300外,所述嵌入模塊組還可以包括其他的功能模塊,包括但不限于gps導航模塊、dvr錄像模塊、obd模塊、防盜模塊、一鍵啟動模塊、音樂播放模塊、報警模塊和/或主控制模塊,等等,使得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的功能更加豐富,這些功能模塊也具有至少一種上述所有實施例中的銜接結構,且不同功能模塊可通過銜接結構進行連接。
當車主需要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同時具備音樂播放、dvr錄像、gps導航和空氣質量監(jiān)測等功能時,可通過設于各功能模塊上的銜接結構將音樂播放模塊、dvr錄像模塊、gps導航模塊、空氣質量檢測模塊按任意順序進行連接,相鄰兩功能模塊之間的銜接結構的匹配方式詳見上述各實施例。而當車主認為完全沒必要安裝某個或某幾個功能模塊(比如音樂播放模塊)時,只需從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中取下特定的功能模塊即可。若車主認為已有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的功能不夠豐富時(例如還需要增加obd模塊和防盜模塊),可選擇設置有與已有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中的各功能模塊所具有的銜接結構相匹配的銜接結構的功能模塊,然后在已有的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中的任意兩個功能模塊之間安裝特定的功能模塊即可。
相應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汽車,該汽車運用了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
優(yōu)選地,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放置在汽車主駕駛和副駕駛之間的杯架中,以便于駕駛者了解各種相關數(shù)據。當然,所述汽車功能輔助裝置1000也可放置于車內的其他位置,其放置位置沒有硬性規(guī)定。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部分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