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毛片免费看,老师老少妇黄色网站,久久本道综合久久伊人,伊人黄片子

一種涂料配比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26463閱讀:424來源:國知局
一種涂料配比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室內裝飾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涂料配比裝置。



背景技術:

涂料是現(xiàn)代家居裝飾中最為常見的粉刷原料,其以粉末狀居多,需經(jīng)過配比摻水攪拌后使用,傳統(tǒng)技術中對于涂料使用前的攪拌一般都是通過手動攪拌,其存在攪拌效率低下,攪拌較為不均勻遺留粉塊較多,影響粉刷效果,且容易濺灑造成浪費的同時難以保證周邊設施的清潔度,存在較大弊端,現(xiàn)有中也有較多的自動化攪拌裝置,但其使用昂貴,操作繁瑣且體形較大難以滿足室內裝飾所需。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涂料配比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涂料配比裝置,包括基體,所述基體左側內部設有第一滑接腔,所述第一滑接腔左側內壁設有第一導位槽,所述第一滑接腔右側的所述基體內設有與所述第一滑接腔互通的第二滑接腔,所述第二滑接腔右側的所述基體內設有上下伸長設置的輸出槽,所述第二滑接腔頂部設有穿通所述輸出槽并向右側伸長的封閉槽,所述輸出槽頂部設有斗狀部,所述斗狀部頂部設有攪勻部,所述第一滑接腔上方的所述基體內設有第三滑接腔,所述第三滑接腔左右兩側內壁相應設有第三導位槽,所述第一滑接腔內設有螺狀桿,所述螺狀桿底部與第一電轉機連接,所述螺狀桿上螺狀紋配合連接有推升塊,所述推升塊左側端穿入所述第一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連接,所述推升塊右側底部設有第一斜滑面,所述第二滑接腔內設有滑接塊,所述滑接塊左側設有穿入所述第一滑接腔內的突塊,所述突塊頂部設有第二斜滑面,所述滑接塊右側頂部設有穿入所述封閉槽內且滑接配合連接的封閉板,所述封閉板左側內部設有穿槽,所述第三滑接腔內設有兩側穿入所述第三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的滑接板,所述滑接板頂部內設有第二電轉機,所述第二電轉機頂部與內花鍵軸運轉配合連接,所述內花鍵軸頂部相應的所述第三滑接腔內頂壁上設有外花鍵軸,所述基體底部四個角上均設有角柱,每個所述角柱底部均設有滾輪,所述基體內設置有感應裝置。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滑接腔底部右側設有第二導位槽,所述第二滑接腔右側內壁設有安接槽,所述滑接塊右側端面與所述安接槽之間設有彈力件,所述滑接塊右側底部邊側處設有穿入所述第二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的導位塊。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基體頂部左側設有固連塊,所述固連塊右側內設有開邊槽,所述開邊槽內設有上下伸長設置且運轉配合連接的轉接軸,所述轉接軸底部伸長段穿入所述第三滑接腔內且與所述外花鍵軸頂部端面固定連接,所述開邊槽內的所述轉接軸外表面固定設有第一傳力輪。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攪勻部內部上側設有頂梁,所述頂梁上運轉配合連接有向上下兩側伸長設置的轉棍,所述轉棍向上伸長端設有第二傳力輪,所述轉棍向下伸長段穿入所述斗狀部內,所述攪勻部內的所述轉棍上設有第一攪勻葉,所述斗狀部內的所述轉棍上設有第二攪勻葉,所述第二傳力輪與所述第一傳力輪之間設有傳力帶。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滑接板左右兩側底部設有穿通所述基體并穿入所述第一滑接腔內的桿軸。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穿槽與所述輸出槽直徑大小等同。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輸出槽底部的所述基體上設有卡持件。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感應裝置包括感應器和提示燈,所述感應器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導位槽右端外壁上,所述提示燈固定設置在所述基體右側壁上,所述感應器和所述提示燈電路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接腔內設螺狀桿,螺狀桿底部與第一電轉機連接,螺狀桿上螺狀紋配合連接推升塊,推升塊左側端穿入第一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連接,推升塊右側底部設第一斜滑面,第二滑接腔內設滑接塊,滑接塊左側設穿入第一滑接腔內的突塊,突塊頂部設有第二斜滑面,從而實現(xiàn)控制滑接塊左右移動,同時帶動封閉板上的穿槽與輸出槽配合開啟和關閉工作。

2.通過第三滑接腔內設兩側穿入第三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的滑接板,滑接板頂部內設第二電轉機,第二電轉機頂部與內花鍵軸運轉配合連接,內花鍵軸頂部相應的第三滑接腔內頂壁上設外花鍵軸,從而自動控制內花鍵軸與外花鍵軸配合驅動連接,此時自動控制攪拌驅動工作。

3.通過第二滑接腔底部右側設第二導位槽,第二滑接腔右側內壁設安接槽,滑接塊右側端面與安接槽之間設彈力件,從而實現(xiàn)滑接塊自動復位工作,通過滑接塊右側底部邊側處設穿入第二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的導位塊,從而實現(xiàn)限制滑接塊的滑接位置,防止移動超程。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簡單,能自動控制攪拌及排料工作,減少工人勞動量且使用成本較低,攪拌較為均勻,提高攪拌效率,滿足現(xiàn)有所需。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涂料配比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穿槽與輸出槽重疊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外花鍵軸與內花鍵軸配合連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推升塊移動到桿軸和突塊之間的中間位置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5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涂料配比裝置,包括基體1,所述基體1左側內部設有第一滑接腔2,所述第一滑接腔2左側內壁設有第一導位槽23,所述第一滑接腔2右側的所述基體1內設有與所述第一滑接腔2互通的第二滑接腔3,所述第二滑接腔3右側的所述基體1內設有上下伸長設置的輸出槽4,所述第二滑接腔3頂部設有穿通所述輸出槽4并向右側伸長的封閉槽7,所述輸出槽4頂部設有斗狀部5,所述斗狀部5頂部設有攪勻部6,所述第一滑接腔2上方的所述基體1內設有第三滑接腔9,所述第三滑接腔9左右兩側內壁相應設有第三導位槽91,所述第一滑接腔2內設有螺狀桿221,所述螺狀桿221底部與第一電轉機22連接,所述螺狀桿221上螺狀紋配合連接有推升塊24,所述推升塊24左側端穿入所述第一導位槽23內且滑接配合連接,所述推升塊24右側底部設有第一斜滑面241,所述第二滑接腔3內設有滑接塊33,所述滑接塊33左側設有穿入所述第一滑接腔2內的突塊334,所述突塊334頂部設有第二斜滑面3341,所述滑接塊33右側頂部設有穿入所述封閉槽7內且滑接配合連接的封閉板333,所述封閉板333左側內部設有穿槽332,所述第三滑接腔9內設有兩側穿入所述第三導位槽91內且滑接配合的滑接板92,所述滑接板92頂部內設有第二電轉機921,所述第二電轉機921頂部與內花鍵軸922運轉配合連接,所述內花鍵軸922頂部相應的所述第三滑接腔9內頂壁上設有外花鍵軸923,所述基體1底部四個角上均設有角柱10,每個所述角柱10底部均設有滾輪101,通過所述滾輪101可使得本裝置在移動時更加省力,所述基體1內設置有感應裝置。

其中,所述第二滑接腔3底部右側設有第二導位槽31,所述第二滑接腔3右側內壁設有安接槽34,所述滑接塊33右側端面與所述安接槽34之間設有彈力件32,從而實現(xiàn)滑接塊33自動復位工作,所述滑接塊33右側底部邊側處設有穿入所述第二導位槽31內且滑接配合的導位塊331,從而實現(xiàn)限制滑接塊33的滑接位置。

其中,所述基體1頂部左側設有固連塊8,所述固連塊8右側內設有開邊槽83,所述開邊槽83內設有上下伸長設置且運轉配合連接的轉接軸81,所述轉接軸81底部伸長段穿入所述第三滑接腔9內且與所述外花鍵軸923頂部端面固定連接,所述開邊槽83內的所述轉接軸81外表面固定設有第一傳力輪82,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離合驅動攪拌工作。

其中,所述攪勻部6內部上側設有頂梁62,所述頂梁62上運轉配合連接有向上下兩側伸長設置的轉棍61,所述轉棍61向上伸長端設有第二傳力輪63,所述轉棍61向下伸長段穿入所述斗狀部5內,所述攪勻部6內的所述轉棍61上設有第一攪勻葉611,所述斗狀部5內的所述轉棍61上設有第二攪勻葉51,所述第二傳力輪63與所述第一傳力輪82之間設有傳力帶64,從而實現(xiàn)自動控制攪拌,減少工人勞動量,提高攪拌速度以及攪拌均勻性。

其中,所述滑接板92左右兩側底部設有穿通所述基體1并穿入所述第一滑接腔2內的桿軸924,從而實現(xiàn)驅動滑接板92的上下滑接工作。

其中,所述穿槽332與所述輸出槽4直徑大小等同,從而提高排料工作的的穩(wěn)定性。

其中,所述輸出槽4底部的所述基體1上設有卡持件41,從而實現(xiàn)外接管的接入。

其中,所述感應裝置包括感應器311和提示燈312,所述感應器311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二導位槽31右端外壁上,所述提示燈312固定設置在所述基體1右側壁上,所述感應器311和所述提示燈312電路連接,當所述導位塊331與所述第二導位槽31右端相接觸時,所述感應器311感受到左側壓力并控制所述提示燈312亮起,提示此時穿槽332與輸出槽4為重疊狀態(tài)。

初始狀態(tài)時,滑接塊33受到彈力件32的頂壓力,使滑接塊33左側的突塊334最大程度穿入第一滑接腔2內,此時,封閉板333內的穿槽332位于第二滑接腔3的頂部上方,同時,封閉板333右側端面遠離封閉槽7右側內壁,此時,導位塊331位于第二導位槽31的最左側位置,同時,第三滑接腔9內的滑接板92底部端面與第三滑接腔9內底壁相抵接,此時,滑接板92底部的桿軸924最大程度穿入第一滑接腔2內,同時,第二電轉機921上的內花鍵軸922最大程度遠離外花鍵軸923,此時,推升塊24位于桿軸924和突塊334之間的中間位置處。

需要攪拌使用時,首先將涂料倒入攪勻部6內,加入配比所需水量后通過第一電轉機22帶動螺狀桿221正轉,由螺狀桿221帶動螺狀桿221上的推升塊24沿第一導位槽23向上移動,直至推升塊24頂部端面與桿軸924底部端面相抵接,繼續(xù)控制第一電轉機22帶動螺狀桿221正轉,使推升塊24繼續(xù)向上移動同時頂壓桿軸924向上移動,由桿軸924帶動滑接板92沿第三導位槽91向上滑接,直至如圖3所示推升塊24頂部端面與第一滑接腔2的內頂壁相抵接,同時,桿軸924最大程度穿入第三滑接腔9內,此時,滑接板92移動到第三導位槽91的最頂部位置,同時,外花鍵軸923與內花鍵軸922完全配合連接,此時控制第一電轉機22停止轉動,同時,控制第二電轉機921帶動內花鍵軸922轉動,由內花鍵軸922帶動外花鍵軸923以及外花鍵軸923上的轉接軸81轉動,由轉接軸81帶動第一傳力輪82以及第一傳力輪82上的傳力帶64轉動,由傳力帶64帶動第二傳力輪63以及第二傳力輪63固定連接的轉棍61轉動,最后通過轉棍61的轉動帶動轉棍61上的第一攪勻葉611以及第二攪勻葉51轉動,從而實現(xiàn)攪拌工作,當攪拌完成后,此時控制第二電轉機921停止轉動,同時,控制第一電轉機22帶動螺狀桿221反轉,此時,由螺狀桿221帶動螺狀桿221上的推升塊24沿第一導位槽23向下移動,同時,滑接板92受到自重力的影響同時向下滑接,滑接板92內的桿軸924逐漸穿入第一滑接腔2內,直至滑接板92底部端面與第三滑接腔9內底壁相抵接,此時,滑接板92底部的桿軸924最大程度穿入第一滑接腔2內,繼續(xù)控制第一電轉機22帶動螺狀桿221反轉,直至推升塊24右側底部的第一斜滑面241與突塊334頂部的第二斜滑面3341抵壓滑接配合,此時,使滑接塊33受到推升塊24的推力克服彈力件32的彈性頂壓力向右側移動,直至推升塊24右側端面與突塊334左側端面相抵接,此時,滑接塊33右側端面與第二滑接腔3的右側內壁相抵,同時,彈力件32完全縮回安接槽34內,此時,導位塊331移動到第二導位槽31內的最右側位置,同時,滑接塊33帶動封閉板333右側端面與封閉槽7右側內壁相抵接,此時,穿槽332與輸出槽4為重疊狀態(tài),當推升塊24底部端面與第一滑接腔2的內底壁相抵接時控制第一電轉機22停止轉動如圖2所示,當排料完成后,通過第一電轉機22帶動螺狀桿221正轉,直至推升塊24移動到位于桿軸924和突塊334之間的中間位置處如圖4所示,此時,控制第一電轉機22停止轉動即可。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第一滑接腔內設螺狀桿,螺狀桿底部與第一電轉機連接,螺狀桿上螺狀紋配合連接推升塊,推升塊左側端穿入第一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連接,推升塊右側底部設第一斜滑面,第二滑接腔內設滑接塊,滑接塊左側設穿入第一滑接腔內的突塊,突塊頂部設有第二斜滑面,從而實現(xiàn)控制滑接塊左右移動,同時帶動封閉板上的穿槽與輸出槽配合開啟和關閉工作。

2.通過第三滑接腔內設兩側穿入第三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的滑接板,滑接板頂部內設第二電轉機,第二電轉機頂部與內花鍵軸運轉配合連接,內花鍵軸頂部相應的第三滑接腔內頂壁上設外花鍵軸,從而自動控制內花鍵軸與外花鍵軸配合驅動連接,實現(xiàn)自動控制攪拌驅動工作。

3.通過第二滑接腔底部右側設第二導位槽,第二滑接腔右側內壁設安接槽,滑接塊右側端面與安接槽之間設彈力件,從而實現(xiàn)滑接塊自動復位工作,通過滑接塊右側底部邊側處設穿入第二導位槽內且滑接配合的導位塊,從而實現(xiàn)限制滑接塊的滑接位置,防止移動超程。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簡單,能自動控制攪拌及排料工作,減少工人勞動量且使用成本較低,攪拌較為均勻,提高攪拌效率,滿足現(xiàn)有所需。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